第121章窮鬼朱由檢
不過,收獲還是不小的,至少新式火槍已經可以批量投產了。為了保密,工坊里的匠人也是分批次的,一批負責一道工序,最后才到趙錦榮的工作間進行組裝。
組裝人員都是趙錦榮親自帶的,可信度還是有的。
一旦換裝完畢,這些鳥銃就可以淘汰掉,到時候這些鳥銃隨手一倒賣,又是一筆大財啊。
崇禎元年十一月初,天氣微寒,就在萬物開始蟄伏的時候,大明順天府再傳噩耗。
平靜了幾個月的薊鎮再起風云,薊鎮石塘路因餉銀不足,都司陳文遠、守備賀佟集結兵馬鬧事,向朝廷討要餉銀。
此事一出,薊鎮不穩,總兵趙率教趕緊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派下銀兩安撫軍心。
薊鎮邊軍鬧餉,其實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八月份的時候,薊鎮八路就集體鬧過軍餉。后來,順天巡撫王國生調宣府軍餉,先行發給薊鎮三個月軍餉,又派趙率教為薊鎮總兵,這才將兵變壓下去。
朝廷之前補發薊鎮軍餉,過去不到三個月,石塘路再次鬧餉。最詭異的是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領頭鬧事的還是當地都司和守備。
身為薊鎮總兵,不想著壓住亂兵,第一個念頭是找朝廷要錢。可以說趙率教這么做,也落不著什么好。
關鍵問題是為什么會缺餉,之前薊鎮發給石塘路的錢去哪兒了
官兵無餉,臨近過年,必然要鬧餉。誰都有家人老小,誰都要吃飯,什么愛國愛民的大道理,這個時候都是扯淡。要解決問題也很簡單,給錢就行。
可關鍵問題是朝廷沒錢
紫禁城,崇禎皇帝得到趙率教發來的公文后,氣的破口大罵。朱由檢就是想不明白,發給薊鎮八路的錢,怎么唯獨少了石塘路的份兒這可是二十多萬兩白銀,這些錢會憑空消失
朱由檢嚴令錦衣衛和東廠去查,此事在密云一帶并不是什么大秘密,錦衣衛派人稍作打探,便知道了個大概。
密云方面的官員,截下了這筆錢,轉手將這筆錢分給了密云一些士紳。
朱由檢想不通了,這可是發給石塘路的軍餉,密云官員怎么有膽子光明正大的截下來,還分給了一些士紳
但是最后查出來的結果,給朱由檢憤怒的心頭澆了盆冷水,最終什么也罵不出來了。
前幾年,陜西大災,朝廷賑災銀兩不夠,天啟皇帝令魏忠賢從密云士紳手里籌措了一大筆錢糧。說是籌措,其實就是朝廷像一些士紳借錢。
既然是借錢,那就得還錢,更何況是朝廷借錢,那更得講信用。
密云士紳去年就開始找衙門施壓,可當時朝廷哪有錢啊。后來,朱由檢親自發了一道手諭,只要朝廷有錢分發密云,首先就把欠密云士紳的錢還了。
因為這都手諭,密云士紳才不再折騰。
也正因為朱由檢這道手諭,密云官員大著膽子把軍餉截留下來,分給了那些士紳。朱由檢有意抓人問罪,可那些人也是按照手諭辦事兒,頂多是辦事之前沒提前說一聲。
事情查來查去,問題出在他朱由檢身上,一時間朱由檢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御書房內靜悄悄的,唯有王承恩陪伴在崇禎身邊。
看著外邊漸漸暗下來的天色,朱由檢有些苦澀的閉上了眼睛,“他們怎么敢二十萬兩白銀,說分就分了,朕竟然毫不知情。錦衣衛、東廠,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