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阿琪格回來啦
張嫣這次來山西,并沒有直接去宣府,而是向西過太行山,在取道北上,過雁門關、大同府,這才又回到宣府,整個繞了個大圈。
雖然朝廷里許多人都沒把這次出行當回事兒,但是張嫣卻真的用了心。過太行山,入山西經汾陽、太原、大同府,三天時間,走走停停,一路上的見聞,讓她有些痛心。
自從到汾陽后,路邊就不斷有神情麻木的流民經過,他們三兩成群,也不知道該去哪里。
找人打聽過,這些人大都是晉北和晉西逃難的人。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地里顆粒無收,實在活不下去,這才背井離鄉。
一路上,見得最多的就是乞丐和流民。
連年大旱,災禍連連,民不聊生。這些之前只存于耳聞之中,真的走出京城,才知道百姓生活是多么的不易。
距離流寇禍亂山西已經過去三個月,沉重的影響依舊還在。
看到路邊不到十歲的孩童,他們穿著單薄的破衣爛衫,腳上的鞋子也破了洞,由于常年吃不飽飯,餓的只剩下了皮包骨頭。
已經是寒冬了,他們要如何度過這個艱難的冬天
車隊駕臨宣府后,張嫣并沒有住進提前安排好的府邸,而是住到了都指揮司后堂。
如今國事艱難,能省則省,而且張嫣也不想太過擾民。第二日,在面見了宣府官員后,她單獨召見了總兵侯世祿。
張嫣急于找晉商募資,所以不想耽擱太久。侯世祿知道她心急,卻也幫不上太多忙。
“侯總兵,本宮知道你素有威望,可否幫本宮將各處士紳富商找來,籌措下軍餉一事兒”
侯世祿心中一沉,不由得苦笑著拱手道“替娘娘籌措軍餉,乃是臣的分內之事,不過,那些人會不會出錢,下官卻說不上話。”
張嫣輕蹙秀眉,神色有些黯然,“連侯總兵也說不上話么”
“哎,要是前兩年,那些士紳富商還會賣臣些面子,但是這兩年,朝廷斷山西商人軍械供應,年初又收鹽井。那些人雖然嘴上不說什么,可心里都怪臣不替他們說話呢”
侯世祿說著話,偷偷留意著張嫣臉上的表情。
其實,這番話,也屬于暗地里發牢騷了。侯世祿也有難處,當時他是不同意朝廷的做法的。
山西士紳富商能量極大,他們供應九邊,已經持續上近百年了。期間一直沒出過事兒,現在朝廷突然要撇開山西士紳,簡直是亂彈琴。
晉商就靠著邊關,供應方便,而且九邊安危也跟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現在把他們撇開,換別的,這不是舍近求遠么
收鹽井這件事兒就更過分了,晉商手里的鹽井,那可是跟朝廷簽了文書的。朝廷現在說翻臉就翻臉,說收就收,換誰都會一肚子火氣。
朝廷勢大,晉商不敢說什么,可擋不住人家暗地里罵你啊。
侯世祿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只要敢替晉商說一句話,那跟渠家禎和張翼明估計是差不多的下場。只要被扣上閹黨的帽子,不死也得脫層皮。
像他這種位高權重的一方總兵,一旦因為是閹黨被拿下,那最后想回老家安享晚年都是奢望。
想想渠家禎的下場,侯世祿就覺得心寒。渠家禎做錯什么事情么就因為跟張翼明關系好,就落了個被殺的下場。
侯世祿看得很明白,眼下已經完全是對人不對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