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視而笑,并沒有多說什么,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
張一川永遠都不會忘記鳳凰嶺發生的事情,當李自成喊出那句話后,他整個人都驚呆了。可以說,李自成一句話,便葬送了吳頭領的命。不過這件事兒他不會對任何人說,因為他張一川也是個幫兇。不說,但不意味著認可李自成。
當初在鳳凰嶺上,若不是自己的親信先找到自己,恐怕自己也死在李自成手里了。
李自成看似寬厚,實則心狠手辣,遇事果決。李自成早晚能成事,可是他張一川不敢跟著李自成,一想起鳳凰嶺的事情,心里就像壓了一塊石頭。
這次王嘉胤決定分兵兩路向西北撤,王自用一路,高迎祥一路,張一川果斷選擇投到了不沾泥張存孟麾下,隨著王自用一起撤。如果到高迎祥麾下,早晚得被李自成給弄死。
兩日后,曹文詔率領的官兵抵達了西安府,而此時的農民軍也分成兩路,向著西北撤去。
曹文詔沒有追,跑到西北追農民軍,只有蠢貨才干得出這種事兒。
如今陜西勢力最龐大的兩支農民軍,吳延貴被剿滅,王嘉胤想西北撤走。按說,陜西應該恢復平靜才對,結果王嘉胤撤走沒兩天,陜西又發生了一件事兒。
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一支農民軍,突然從西邊殺出來,頃刻間包圍了韓城。一時間,整個陜西的官兵被嚇了一跳。
韓城是一座小城不假,可三邊總督楊鶴還在韓城呢。若是農民軍攻破韓城,活捉楊鶴,那陜西所有的官兵就要變成大笑話了。朝廷盛怒之下,一準得砍一堆腦袋。
沒人知道這股農民軍是從哪冒出來的,此時韓城里的楊鶴以及洪承疇也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這股農民軍與以前見到的農民軍很是不同,這股農民軍包圍韓城之后,并沒有攻城,也沒有對城外村鎮做什么過分的事情。他們駐扎在城外,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
洪承疇派人多方打探,很快便搞清楚了自己的對手是誰。
率領這支農民軍的共有兩人,一個是天機侯王左掛,另一人則是陜盜王苗美。
與歷史不同,這個時空,由于鐵墨的原因,王左掛與苗美可是在麻陂山躊躇良久,帶的也是麾下親信精兵,絕不似原來歷史那樣倉促之下,被逼無奈帶著一群饑民攻打韓城。所以,情況自然也不同。此時,洪承疇也不像歷史上那樣帶著一群烏合之眾殺的對方一路潰逃。
洪承疇頭疼得很,如果是一群普通的亂黨,他有信心帶著城中衙役和青壯就能打的他們落花流水,可是面對一支紀律如此嚴明的亂黨,他可沒膽子出城對壘。
韓城只有二百多衛所兵,幾十個衙役,臨時組織起來的青壯就更不知一曬了,這么一群人,完全可以稱之為烏合之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