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敦臉色扭曲的笑了笑,口頭上說了聲謝謝,不過心里卻打起了鼓。木蘭圖瓦說得好聽,到時候真對己方不利,估計還是會果斷撒手走人的。
木蘭圖瓦沒有理會敦敦的想法,他想了想,對侍衛說道“通知所有人,給老子擋住林丹汗的兵馬,另外,告訴后方的圖格,立刻增援,通知大汗,這里形勢復雜,需要下一步指示。”
侍衛立刻轉身離去,木蘭圖瓦也急著去指揮兵馬作戰。敦敦站在原地,一時間不知該何去何從。
木蘭圖瓦剛才說的很明白,他需要下一步指示
如果阿巴岱汗覺得困難太大,決定暫時放棄南下的計劃,那木拉圖瓦豈不是要撤兵這一刻,敦敦生出了深深的無力感,這種族群命運交給他人的滋味真不好受。
突然間,敦敦覺得自己當初答應的太倉促了,現在看來,阿巴岱汗也未必可信。
喀拉里部以南十里地,敏特并沒有急著進攻,而是下令所部兵馬扎營歇息。
敏特突然停止前進,這讓木蘭圖瓦以逸待勞的愿望落了空。敏特不急,木蘭圖瓦更不急,作為外來勢力,木蘭圖瓦可不會蠢到先挑事。
入夜之后,木蘭圖瓦派人去了一趟敏特的軍營,結果如預料的一樣,敏特對使者冷嘲熱諷一番,便將人趕了出來。不過,木蘭圖瓦這么做,讓敏特更加確認那些糟心事都是木蘭圖瓦的人干的。
崇禎二年六月十七,阿巴岱汗和林丹汗的兵馬對峙在喀拉里部南側,雙方陳兵近萬人,一場沖突不可避免。
附近許多部落的目光也被吸引了過來,相比之下,鐵墨這個瀚海草原真正的擁有者卻被人忽視掉了。
巳時,頂著炎熱的陽光,雙方兵馬終于廝殺到一塊,這一戰,以敏特小勝一場而告終。在吃了虧之后,木蘭圖瓦果斷后撤了十里地,敏特手中兵馬并不是太足,也沒敢貿然追上去。
就在這個時候,圖格的援兵趕到了喀拉里部。圖格的兵馬,本來是備用的,當時阿巴岱汗想著如果計劃不順利,圖格這支大軍也能接應一下木蘭圖瓦。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押后的兵馬,卻成了援兵。
這里,不得不說木蘭圖瓦的判斷出現了巨大失誤。木蘭圖瓦領兵打仗,自不用多說,可在大局的判斷,還是差了一籌。
如果圖格的援兵不來,那這場沖突依舊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因為目前,林丹汗也沒做好跟阿巴岱汗大打一場的準備,畢竟瀚海草原東部部落林立,形勢過于復雜。而如今,林丹汗最大的敵人還是遼東的皇太極。只要阿巴岱汗不是鐵了心要染指漠南,林丹汗不會自找麻煩的。
可是圖格的到來,給眾人一個錯覺,那就是阿巴岱汗這次是真的要一心入主漠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