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李嘉盛擺擺手,一屁股坐下來,有些煩悶道“說實話,你們真的就打算什么都不做”
提起正事,婁大集便皺起了眉頭,變得嚴肅了許多,“自然不能這樣跟賊兵耗著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想辦法弄到一支援兵,只要有足夠的兵馬,我們完全可以對延安城用兵。我相信,只要破了張大受這支賊兵,曹將軍那里的壓力會驟減不少,應對起高迎祥的進攻,也會輕松不少。”
“援兵可哪里有援兵”
“這不是我們頭疼的事情,這是朝廷那些人該操心的事。反正,我們據實上報,一切看楊督師和朝廷的意思。”
說罷,婁大集考慮了下措辭,一封加急公文緊急送往京城。同時,也派人去一趟延安府,將事情跟楊鶴說一聲。
安塞城的公文送達京城,幾乎是前后腳,楊鶴的公文也到了。雖然是兩道公文,但說的全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討要援兵,如果沒有足夠的援兵,只能維持目前的局面,剿滅民亂,等同于做夢。尤其是婁大集那道公文,不僅要援兵,還要糧草,總之一句話,要是糧草不夠,為了避免軍心渙散,被賊兵利用,邊軍就要撤回轄區。
可惡,這個婁大集太囂張了,這擺明了是威脅朝廷啊。糧草又是糧草
作為大明邊軍將領,不應該忠心愛國,死戰不退么別說糧草,哪怕戰至一兵一卒,朝廷不讓你退,你就不能退。至少,朝廷大多數人是這么想的。
援兵之事,交朝堂討論,兵部尚書王洽當即大怒,“援兵援兵,他們就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什么都找朝廷,要他們何用楊鶴身為三邊總督,遇事不解決,事事找朝廷,他這個三邊總督到底是怎么當的”
錢龍錫、李桐、張鳳翼等人全都輕輕點了點頭,算是附和了王洽的看法。
不得不說,如今朝堂上大多數人對陜西還是缺乏足夠的了解。在他們想來,陜西那么大塊地盤,你稍微用點心,就不能自己解決點問題
可事實上呢,他們根本不知道陜西的情況嚴峻到了何種地步,那里有地都沒人種。種了地沒幾個月,還沒等熟呢,就被別人搶了。楊鶴也不是沒想過屯田,可眼下的陜西根本沒有屯田的機會,短短半年時間,完全不夠休養生息,恢復生機的。可以說,現在陜西除了死人多,其他都要靠外邊撐著。
如今陜西雖然駐兵不少,可相對于農民軍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王嘉胤的實力膨脹的太快了,半年時間,幾萬人到十幾萬人,進入陜西后,更有不少流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