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應該不會有問題的,但武功縣幾萬大軍對我們太重要了,萬一李養純那邊出什么岔子,沒擋住脫不花,那我們的麻煩可就大了。總之有備無患吧,總好過出了岔子后,再臨時應對強”李自成轉過身拍了拍李過的肩頭,“你此去,切莫莽撞,守住北邊的官道就行,千萬不要想著去幫李養純。你的任務是確保脫不花的騎兵不會沿著官道沖過來,阻擊脫不花的任務,自有李養純負責。”
“好的”李過無奈的點了點頭,不過心中卻不以為然。叔父就是太過謹慎了,脫不花麾下那點騎兵,又不是有三頭六臂,李養純那么多人,還能困不住他
不過這也怪不得叔父,義軍起事以來,哪個沒吃過活閻王的虧,對活閻王的兵馬,自然多留些心眼。
扶風縣被農民軍拿下后,花小榮很快便下令各部有序的撤離武功縣。僅僅過了一天時間,武功縣便成了一座空城,花小榮所部一邊阻擊追兵,一邊往扶風縣撤,由于農民軍兵力太多,官兵從后追擊,一時間也沒討到好。
說來也怪,農民軍拼了命的往扶風縣方向撤,可是領兵的花小榮卻夾在隊伍中間,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事實上,花小榮心里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快點去扶風縣。
在李自成等人眼中,花小榮一直是個莽撞寡言的人,可花小榮并不莽,實際上心思很多,只不過他更懂得偽裝,很少有人看出來罷了。義軍之中,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事情并不少,花小榮本身并沒有太大的野心,所以一直盡力藏拙,免得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次扶風縣的事情,讓花小榮心神不安。李自成攻下扶風縣的速度太快了,什么時候川北老將吳國輔這么廢柴了聽說,吳國輔還是主動棄城逃跑的。
早年間,花小榮聽說過吳國輔不少事跡,這位吳老將軍絕對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因為種種緣由,花小榮覺得扶風縣的事情有問題,扶風縣看似是逃命的缺口,搞不好是一張血盆大口呢。
花小榮故意讓親信放慢撤退速度,夾在中間,這樣緩沖時間也多,無論前方還是會后方出事,都有個反應的時間。
秋日陽光不再那么炎熱,相反,帶著一絲涼意。此時,漢中西水河畔出現一支茫茫騎兵。這支騎兵緩慢的行走在河畔小路,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盡頭。
漢中府,此時府衙內不僅有漢中知府何靜元,還有前任鳳翔知府高文建。自從逃離鳳翔府后,高文建一直龜縮在漢中府,等待著朝廷旨意。何靜元與高文建乃是同鄉同科,多年的老友了,便留高文建一直在這里待著。可是,朝廷最近被農民軍搞得焦頭爛額,再加上六部有人刻意淡化高文建的事情,朝廷一時間便把高文建忘到了一邊。
高文建和何靜元一直等著朝廷旨意,可是旨意沒等來,卻等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一支兵馬龐大的騎兵沿著漢陰,過子午谷,來到了西水河畔。
一時間,高文建和何靜元全都慌了神。如果是賊兵撲過來,還有命在派人打聽之下,這才知道這支騎兵從何而來。
這支三千余人的騎兵,竟然是云府守備鐵墨派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