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云府主力大軍分兵兩路,一部分過了狼山,一部分在居延海。這就是機會,云府分兵,主動進攻。但同樣,也將弱點暴露了出來,只要拿下歸寧城,鎖住狼山,把云府各路大軍打殘了,那么所有的損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大汗不得不賭,從長遠來看,這是喀爾喀部問鼎草原最后的機會了。可是,多數人未必懂大汗心里的苦,因為更多的人念著家鄉,念著自己的部落。哪怕喀爾喀部永遠不能一統草原,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部落遭受戰火荼毒。
大汗最大的夢想,就是重現成吉思汗的榮光,而這一切,必然是建立在萬千枯骨之上的。所以,今日,必將流血。
反對聲此起彼伏,但阿巴岱汗只是靜靜地看著,靜靜地等著。良久之后,一聲嘆息,一隊衛兵沖進來,不由分說,將那些出聲反對的部落頭領們押到了外邊。眨眼的功夫,十幾顆血淋淋的腦袋扔到了帳中。余下的人,無不倒抽口涼氣,那些猶豫的人,也趕緊收起想說的話。
阿巴岱汗以雷霆手段,壓住了各部頭領,將所有人的心擰在了一起。如果可以的話,阿巴岱不想這樣做,但他有足夠的理由不得不這么做。
這場議事終于結束,霍爾格、馬奎爾以及威圖走在最后邊。離開大帳幾十丈距離后,感受著狂風打在臉頰上,霍爾格神色復雜的回頭看了看大帳。這一刻,真的很佩服大汗,他的雷霆之怒,他的鐵血無情,這一切不只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一切似乎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絕對不能發生不利的局面,一旦戰局太過不利,今日發生的事情,就會變成瘟疫之花,在所有人的心中綻放。
崇禎三年二月中旬,北國大地戰爭再起,喀爾喀部的鐵蹄蜂擁而來,震動了大明王朝。宣府各路兵馬在鐵墨的調派下,幾乎全部涌入草原,而大同府邊軍則收縮兵力,如臨大敵。此時,宣府也好,大同府也罷,所有人頭上都懸著一把刀。沉重的氣氛,讓居住在這里的普通百姓,都感受到了一絲不同。
朝廷對鐵墨這種抽空宣府兵馬,深入草原的舉動大為不滿,內休書好幾封斥責。可這個時候,鐵墨哪還顧得上這些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時候讓自己收兵,也得收得回來才行。
對此事,朝堂上議論紛紛,差點因為此事打起來。好在兵部方面有侯世祿、陳新甲據理力爭,這才沒定鐵墨的罪。不過坐在龍椅上的崇禎一直沒有發表意見,只是勸雙方壓住火氣。
有聰明人察覺到了一些東西,陛下不發表意見,那證明心里也對鐵墨這種舉動有些不滿的。說到底,一切還得看戰事結局。此戰若敗,不僅鐵墨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化為烏有,朝堂上侯世祿、陳新甲這些人也將受到牽連,被趕離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