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也很想的開,比起那些死在牢獄里的人,他已經算很好的了。沒有實權,那就安心當下去,享享清福。可是,這有名無實的同知,隨著流寇來襲,也坐不安穩了。按他的想法,能保住命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可這些話他不敢說,真說出來,后邊要是沒出什么變故,一旦清算,他這個清閑官職都當不得,搞不好以前的閹黨履歷被翻出來,還得受牢獄之災。
誰都不說話,證明大家對柯敏星的建議并不是太認同。柯敏星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他點了點桌面,苦笑道“諸位同僚,值此關鍵時刻,也顧不得那些虛的了。本官是要請鐵督師發援兵的,愿意跟本官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離開。”
眾人臉色再次變了變,這意味著大家必須站隊了。要么跟柯敏星一路,要么就是反對派。這個時候可容不得騎墻派,很快,一些人拱拱手起身離開,到了最后,留在廳中的只有寥寥數人,當然,葉文也赫然在列。屋子中不到十個人,恐怕只有葉文最想得開了。
大大小小二十多名官員,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只有寥寥數人。柯敏星心中苦澀,自己當了兩年知府,人緣竟如此差勁。沒多久,一封公文從知府衙門送出,快馬入鳳陽府,送達壽州。
廬州府方面心焦的等待著鐵墨的回復,而占領孤山的農民軍卻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并沒有對近在咫尺的廬州城下手,而是經廬江縣向東南,逼近銅陵。也就兩日時間,李巖便率領六千農民軍攻下了銅陵西面的浮山,至此,銅陵在望。
銅陵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正好處在數個州府交界處。廬州府、和州府、安慶府、池州府、寧國府、太平府,這幾個州府交界點,正好就是銅陵。可以說占領銅陵,廬州府、安慶府、池州府與南京的聯系就會被切斷,朝廷兵馬要想進入這三地,就沒法繞開銅陵。同理,南京京營大軍若無法進入西邊幾個州府,僅靠當地那點殘兵,根本擋不住農民軍的腳步。
更致命的是,拿下銅陵,就等于有了一個強力的跳板,可以短時間內進入寧國府,席卷浙江境內。到那時,京營駐守的烏江防線也就失去了意義。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佩服李自成的眼光,當眾人一心想著打安慶府的時候,他卻力排眾議,對銅陵下手。如今李巖陳兵浮山,隨著李自成不斷增兵,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南直隸方面是想靠著烏江阻敵,這才放棄了廬州府,可并不意味著他們愿意放棄銅陵,甚至是西南三府。真讓農民軍霸占了銅陵城,那朝廷就太被動了。流寇是什么作風流寇就是來搶東西的,以他們的作風,只需半個月,便可以橫插寧國府,對浙江一帶造成毀滅性打擊。真要是浙江被搶掠一番,那南直隸眾官員都得跟著倒霉。浙江蘇揚,這可是清流百官的心頭肉啊。
于是,南京方面不得不趕緊調集重兵往寧國府去,同時嚴令烏江附近的官兵分兵去銅陵,意圖將銅陵城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可惜,他們這次碰到的對手是李自成。
銅陵一帶是典型的江南地貌,河流縱橫,湖泊遍地,大大小小的山巒更是數不勝數。在銅陵西北,就有一條河,名為泥江河。顧名思義,此河由于當地地勢原因,常年混濁,猶如沉積了厚厚的淤泥。時值正午,一直四千余人的京營兵馬來到了泥江河附近,不過沒等他們過河,呂偉良便率大軍襲擊了泥江河鎮,并對渡河的官兵發起了猛攻。
農民軍的進攻來的太突然了,再加靠著泥江河鎮地勢,朝廷兵馬被打得有些發懵。這場遭遇戰歷經一個時辰,最后京營兵馬丟下幾百具尸體后,草草的撤回無為州。經此一敗,京營更不敢大意,趕緊向徐文爵求援,請求更多的兵馬去銅陵。
泥江河一戰,預示著銅陵之戰正式打響。呂偉良打退京營援兵后,配合著李巖對銅陵城進行合擊,于次日清晨對銅陵發起了進攻。一時間,銅陵城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銅陵大戰如火如荼,而遠在百里之外的寶豐城,同樣也發生了變化。幾日前宣府兵馬開始拔營,不過他們并不是攻打寶豐城,而是向東進入了開封府。這讓寶豐城內的李養純很是不解,卻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前的血淚教訓告訴自己,面對活閻王,最好小心為妙,很多時候不犯錯便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