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大炮主義
杜建文氣的直跺腳,真不知道該怎么跟李子健聊天,總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烈火營的事情,純屬猜測,卻也不是沒有根據,要是沒有點倚仗,活閻王敢繞過大通,直撲銅陵城除非是活閻王活膩歪了,想找個地方原地升天。
活閻王是啥人要說他活膩歪了,還真是騙自己。杜建文總覺得要出大事兒,可大通城這邊李子健不支持,王野這個家伙也悶不做聲,光靠他杜建文一個人,也不敢貿然出城。
宣府大軍浩浩蕩蕩穿過三車峽,一路上一點隱藏蹤跡的意思都沒有,隊伍一過三車峽,消息便傳到了銅陵城。徐北川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可思議,活閻王這番舉動,怎么看都覺得沒什么意義。可是活閻王是什么人這個人可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房間內有些安靜,曾錢等人大氣都不敢喘。微弱的寒風拍打著窗戶,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良久之后,徐北川神色堅定的說道“探子多派一些,一定要把官兵的情況摸清楚,活閻王敢這么干,必有所依仗。另外,通知鄭國松,撤離泥江河鎮,速速退回銅陵城。既然活閻王想在銅陵城打一場硬仗,那咱們就別藏著掖著了。”
鐵墨親自領兵前來,已經表明對方的態度了。活閻王要決戰銅陵城,畢其功于一役,徐北川自然要應戰的,否則豈不是弱了氣勢活閻王有所倚仗,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沒有,銅陵城高墻厚,后來又加固城防,城頭還安裝了四門火炮,活閻王想啃下銅陵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雙方若決戰銅陵城,那么守著泥江河防線就顯得很蠢了。與其將兵力浪費在泥江河鎮,不如全部集中在銅陵城,手握四萬大軍,最后勝負,誰又說得準呢
諸事吩咐下去,徐北川坐在椅子里,雙手交叉,因為太過用力,手背青筋顯露。他耐心等著,探子不斷將消息傳回,漸漸地有些明白活閻王為什么敢繞過大通城,直逼銅陵城了。活閻王手下那支最可怕的火炮兵竟然也跟來了,與之同行的還有幾十門新式火炮。原來如此,這就是活閻王的底牌么
新式火炮的威力,徐北川親眼見識過的,如果不想點辦法,自己還真有可能守不住銅陵城。不過,現在已經下令將泥江河鎮大軍撤回,到時候,手里兵馬充足,完全可以出城一戰,只要拉近距離,火炮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若無必要,徐北川并不想出城一戰,但現實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時間一點點過去,至未時初,宣府大軍終于出現在銅陵城附近。宣府大軍以火槍兵為先鋒,騎兵側翼幫忙,以退庫拉朽之勢,將徐北川放在外邊的防御一掃而空。距離銅陵城五里,宣府大軍分成了三個營地。營帳整齊,巡邏兵來回往復,營地中不斷傳出士兵們的吆喝聲。他們并沒有發起進攻,可是那種嚴謹的作風,透著一股威壓,讓銅陵城內的農民軍心煩意亂。
城頭上,徐北川觀察了一會兒,眉頭皺起,略有些苦澀的說道“不愧是活閻王的兵馬,果然軍紀嚴明,訓練有素啊。”
不到一個時辰,三個營地拔地而起,巡邏、訓練、休整安排的井井有條,不見一點慌亂。想想己方入駐銅陵城的情況,那亂糟糟的情形,整整兩天時間才將各部整頓好。云府大軍,被稱為九邊最能打的精兵,當之無愧。
銅陵城內,一片緊張的氛圍,那種沉重的壓力,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而此時的泥江河鎮,寒風呼嘯,透著一股蕭索之意。鄭國松站在鎮子南口,遙望著遠處的泥江河。遠處,一支隊伍正以長蛇陣緩緩走來,他們便是之前駐守泥江河的大軍。得到徐北川的命令后,鄭國松便趕緊下令泥江河守軍依次撤退。不過,鄭國松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他覺得完全退守銅陵城,未必是什么好事兒。可是,又不能說徐北川的做法有什么錯。
活閻王帶著火炮營強攻銅陵城,光靠銅陵城那些守軍,肯定是不行的,兵馬集結銅陵城,實在是無奈之舉。可是,大軍集結于銅陵城,有可能就是活閻王想要的。當初泥江河對面,可是有著一支宣府大軍的,那兩名統兵大將也都是老熟人,劉國能與耿仲明。如今劉國能已經率大部人馬抵達銅陵城外圍,但耿仲明卻還不見蹤跡。
自己撤離泥江河鎮,不知蹤跡的耿仲明會不會趁機會殺回來,直接渡過泥江河一旦泥江河鎮落入耿仲明之手,那大軍向北的路就徹底堵死了。到時候一旦銅陵大戰不利,就只能朝東南方向撤了,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