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各有想法
一場丘陵大火,阻隔了劉國能追擊的心思。此刻,劉國能真的很佩服呂偉良,能在短時間內下這樣的決心,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至少他劉國能做不到。
李元慶有些不甘心的靠在寨門前,他與劉國能不一樣,劉國能這些人可是督師的嫡系,身居高位,已經不怎么需要軍功往爬了。可是他李元慶真的很需要再立新功的,眼看著耿仲明因為立功受到重視,豈能沒有想法就連尚可喜,現在也因為積功升到了游擊將軍,只有他李元慶,還是個小小的千總。這次,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沒想到卻碰了呂偉良這樣的狠角色。
“可惜了,要是呂偉良撤退的慢一些,我們就可以提前在西側置伏兵了,不至于讓賊兵撤退的如此順利”李元慶用力捶了下旁邊的大樹,心情很差。劉國能拍拍李元慶的肩膀,笑道“李兄弟不用如此灰心,機會有的是。呂偉良撤出獨松關,那么想來李自成那邊也已經撤了。接下來萬丘鎮那邊要有一場大戰了,只要我們速度夠快,還能吃口肉的。”
“但愿吧”李元慶苦笑著聳了聳肩,對萬丘鎮那邊,他不會抱太大希望。萬丘鎮一戰,持續不了太久的,如今流寇一心撤退,怎么可能在萬丘鎮過多糾纏呢
余杭,一切如劉國能預想的那樣,隨著呂偉良率兵撤離獨松關,李自成也果斷的放棄了余杭縣。這次撤兵,意味著農民軍對杭州的威脅徹底被解除,杭州百姓自然是欣喜萬分,爭相慶祝。不過浙江官員們可就高興不起來了,從布政使杜福山到都指揮使白軒,卻有些高興不起來。如今浙江官員們覺得很尷尬,流寇是被打退了,杭州城的危機解除,可是流寇撤退,卻跟浙江兵馬沒有一點關系。最近一次軍事行動,還被流寇打得落荒而逃,杭州之安危,全靠著鐵墨的宣府邊軍。流寇撤了,按說應該書請功才對,但這公文該怎么寫
功勞沒多少,要說罪過還真不少,但這能寫么尤其是都指揮使白軒,之前因為打流寇的事情,就跟杜福山有些小矛盾,他就怕事后算賬。這一天,陽光溫暖,氣候宜人。趕在元節之前,浙江官員們來到知府衙門,展開了一次緊急磋商。杭州知府謝智坐在末尾,最是尷尬,本來這里是自己的地盤,偏偏沒有什么話語權。
浙江天下寶藏,魚米之鄉,之前來杭州任的時候,謝智可是非常開心的。他很想在杭州干一番大事業的,可是到了杭州后,才發現一切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別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按察使司以及布政使司不會干預知府衙門的事情。可是在浙江這片地方,布政使司把控一切,大小事務,一一過問,他謝某人猶如傀儡一般。有時候,謝智再想哪怕當個嘉興府知府也比當杭州府知府強啊,身在杭州知府衙門,頭頂不是布政使就是按察使,天天陪著小心。
杜福山清了清嗓子,細細看著每個人的表情,雖然一言未發,可是那種高位者的威勢還是給人一種強大的壓力。他很滿意這種效果,很多時候,并不希望手底下的官員有太多想法,想法多了,未必是好事。浙江、蘇揚,對整個官場太過重要了,這些地方穩定是最重要的。三年來,杜福山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他喜歡這種將一切掌握在手中的感覺。
“咳咳,大家想必也聽到一點風聲了,這次將大家招來,就是想問問接下來該怎么向邊交待。流寇是退了,我們又做了多少事呢”杜福山的目光掃過去,最后落到了謝智身。
謝智本來沒想著說話的,見杜福山看過來,心里就是咯噔一下,“這個杜大人,下官愚鈍,一切全憑大人做主。”
“哦愚鈍嘛謝大人可一點都不愚鈍啊,本官聽聞年前有人給鐵督師送了一封信,細說杭州軍民之苦處。謝大人,你為了我杭州安危,可是操勞不少啊”
聽聞此言,眾人的目光頓時集中到了謝智身,有些人心中已經默默地嘆了口氣,看向謝智的時候,眼中多了一絲同情。謝智雙手放在膝蓋,有些無所適從,看去很是不安,按說這事做得很隱蔽了,不知道杜福山是怎么發現的。鐵督師那邊主動透露消息的可能性非常小,思來想去,應該是自己這邊出了問題。
有些事情既然瞞不住了,那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思索片刻,調整下呼吸,謝智拱手言道“杜大人,確有此事。之前流寇占據余杭,又占著獨松關以及德清縣,我杭州危在旦夕,下官也是迫于無奈,才想著懇求督師盡早發兵。下官也是想盡快解除杭州危局,此事不正是我等該做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