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誰都懂,海蘭珠和常閔月就是鐵墨放在南京的代言人,而鐵墨呢,又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開山刀。南直隸,這可是東林清流歷經百余年努力,打造出來的后花園,現在鐵墨把手伸進來,就意味著皇帝朱由檢對江南有了影響力,這簡直是在放東林清流身上的血啊。鐵墨每刮走一分利益,那么東林官員們就會少一分好處,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道理都懂,可暫時能拿鐵墨怎么樣人家坐擁幾萬大軍,又跟魏國公徐弘基沆瀣一氣,再加上剛在九華山打了一場大勝仗,南京六部乃至北直隸朝堂,全都拿鐵墨沒辦法。這個時候,你以什么理由刁難鐵墨你有什么理由把邊軍趕走最讓人可氣的是,現在一些固有的江南世家也跟海蘭珠眉來眼去。
良久之后,最末尾位置,一名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此人名叫董林,暫時為一名小小的刑部主事。董林起身后,顧同恩等人就皺了皺眉頭,在他們想來,大家都沒開口,你一個小小的刑部主事先站起來發表意見,有點不合時宜了。
董林似乎并沒覺得這樣做有什么不妥,他拱拱手,淡淡的說道“諸位大人,下官有一策,不妨試一試。在邊軍入駐浙江之前,鐵墨不是在咱們這討了許多好處么那些軍需布匹,我們可以讓他自己去江寧府拿嘛。還有,流寇雖然走了,可是浙江那邊可還有一個爛攤子呢,各大鹽場事發,鹽丁們大鬧鹽場,如今官鹽可是出不來,鹽價節節上揚。浙江方面對此無力應對,杜福山不是一直希望派一支強兵去剿滅鹽丁之亂么”
董林說著話,漸漸地,顧同恩等人也靜下心來,仔細聽了起來,因為董林的辦法似乎很不錯。見眾人沒有制止的意思,董林信心多了幾分,繼續言道“那鐵墨不是陛下欽封的三省總督么還管著南直隸軍務呢,現在浙江鹽丁大亂,讓他派兵管一管,不過分吧”
“諸位大人,你們仔細想想,浙江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我們的地盤,只要鐵墨敢去浙江,咱們就有的是辦法拿捏他。現在流寇不在,我們有足夠的精力來對付他。他若是不去,那身為三省總督,放著鹽丁之亂不管,任由鹽價飛升,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呢”
很快,眾人看董林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從未想過,刑部竟然還藏著這樣的能人。仔細想想,董林說的辦法絕對是個好主意啊。江寧府布匹的事情,雖然答應了鐵墨,可鐵墨只要去取那些布匹,那些織造商就會心生埋怨。至于浙江的事情,其實靠著南直隸方面的能力,也能妥善的將民亂壓下去,可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么不坑一把鐵墨呢
浙江、揚州、蘇州,這些地方可是東林百官的大本營,到了那地方,還怕整不了鐵墨這個外來戶之前那么被動,不是南直隸官員們斗不過鐵墨,而是因為有流寇這座大山壓著,忌諱太多了。現在,大家可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對付鐵墨,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六部官員們有著充足的信心,他們可以完全掌控浙江的局勢。由南京方面幫忙,再加上杜福山那幫子浙江官員配合,就憑一個鐵墨,能翻出什么浪花來說句不客氣的話,莫說是鐵墨,就算是皇帝朱由檢親自到南直隸,只要東林百官不點頭,他也別想從浙江刮走半點好處。
眾人知道情況緊急,容不得拖延,既然有了想法,那就立刻實施。很快,顧同恩等人親筆寫了幾道公文,里邊一道公文便是發往北直隸京城的。
九華山,看著那幫子南京官員灰頭土臉的樣子,鐵墨甚是開心。自己帶著宣府邊軍兄弟生生死死,用命換來的東西,南京方面還想過來分一杯羹,鬧呢那些人就是太過異想天開,這種好處是隨便能分的么不是鐵墨摳門,就算自己分一些好處跟南京官場,他們依舊會拿他鐵某人當敵人,雙方就不是一路人,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既如此,半點好處也不能從手縫里溜走的。
不知何時,徐芷欣來到旁邊,看著營中的情形,輕輕蹙了蹙黛眉。她可沒鐵墨這么心大,面帶擔憂的說道“這一關我們是闖過去了,好處也吃到了嘴里。可是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的,肯定會想想辦法找我們麻煩的,接下來,恐怕煩心事還不少。”
“怕什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流寇我們都打走了,那些人還能有什么歪招”鐵墨不屑的撇了撇嘴,比起當年自己北地易貨遇到的困難,在南直隸碰到的事情都不值一曬。只要皇帝朱由檢那邊別打退堂鼓,還真不用怕南直隸這幫子官員。鐵墨有十足的信心,有這幾萬精兵護著,再加上河南總兵丁路言幫忙,南京還有魏國公府通著氣,自己想走就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