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六月十一,在鄭州盤踞多日的高迎祥所部終于有了新動作。高迎祥一聲令下,李自成、王巖兩路兵馬出鄭州,一路向南朝梅山撲去。梅山,位于新鄭以北,扼守著一條從南向北的官道。而袁崇煥所部大軍從通許過新鄭,想要抵達鄭州,就沒法繞開梅山。李自成和王巖幾萬兵馬,鬧出這么大動靜,袁崇煥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而此時,袁崇煥的主力大軍剛剛擺脫李巖的糾纏,在尉氏一帶安頓下來。
流寇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想借著梅山之利,跟袁崇煥的四萬主力大軍大打一場。滎陽方面,陳奇瑜得知消息后,立刻整頓兵馬,準備調集主力馳援梅山,另一邊則派人六百里加急給袁崇煥送了一封信。陳奇瑜也是聽了洪承疇的建議,才給袁崇煥寫信的,否則,他可沒心思跟袁崇煥嘮叨。
按照洪承疇的想法,朝廷大軍沒必要非得按照流寇的意思來。梅山一帶地形復雜,對進攻一方很不利,不過,梅山周圍可沒什么值得拼命的,流寇既然占據了梅山,那就讓他們占著,袁崇煥完全可以向北進入中牟縣,然后繞道向西攻打鄭州。
洪承疇的心思并不復雜,就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鄭州,而不是讓流寇牽著鼻子走。不過,陳奇瑜和洪承疇誰也沒想到,信到了袁崇煥手中后,袁崇煥只是掃了一眼,便不屑的扔到了一旁。沒多久,袁崇煥給陳奇瑜回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只是看了之后,容易讓人血沖腦門。
滎陽城內,陳奇瑜捏著信,一雙眼睛瞪得溜圓,呼吸變得急促了許多。袁崇煥這信回的太簡單了,只有短短一句話。
“流寇要戰便戰,陳督師若怕了,可在滎陽看著”就這么一句話,看得陳奇瑜一股子無名火往上竄,要不是涵養功夫不錯,他早就跳腳罵娘了。都說袁崇煥傲慢無禮,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陳奇瑜用力呼了口氣,將信遞給了洪承疇,面帶苦笑的說道“洪大人,你瞧瞧,這就是咱們那位三省巡撫回的話。”
新的內容太簡單了,洪承疇只是瞅了一眼,邊看了個遍。一開始洪承疇還以為有什么遺漏,看了看反面,空空如也,這時才臉色難看的說道“袁崇煥要打,那就讓他打,他是不是真的以為流寇都是一群草雞瓦狗,翻手間可滅之有些人啊,不吃點虧,他是不會將流寇放在心上的。”
洪承疇對袁崇煥已經失望透頂了,真不知道這個人以前是怎么當上薊遼督師的,觀此人行徑,之前女真人扣關,被人牽著鼻子走,也不足為奇了。時至今日,袁督師的身份變了,但是辦事風格是一點沒變。袁崇煥這個人,真的是小瞧流寇了,一心想著決戰,甚至連地利都不管,擺明了就是沒把流寇當回事,覺得無論怎么打都能打垮流寇。
高迎祥、李自成這些人確實在南直隸被打了個灰頭土臉,十幾萬兵馬丟了一半人,灰溜溜的退回中原。表面上看流寇都是一群廢物,可要看對手是誰啊。鐵墨手底下是些什么人曹文詔、趙率教、周定山、劉國能等人,哪個不是打硬仗的主手底下的邊軍更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流寇拿鐵墨沒轍,可不代表一定打不過你袁崇煥。
陳奇瑜現在也有點煩袁崇煥了,自己好心好意提醒下,到頭來好心被人當成驢肝肺,還被人鄙視了一把。袁崇煥是真沒把流寇放眼里,一個心思的想著跟流寇決戰,人家流寇提前占據梅山,擺明了就是做好準備,等著袁崇煥上門了,可袁崇煥依舊一點都不擔心,還要過去打。你要打,那就打,反正疼的人不是他陳奇瑜,大不了形勢不妙,再出兵幫袁崇煥一把唄。
而事實上給陳奇瑜回了信之后,袁崇煥就已經開始調動兵馬撲向新鄭了。一日后,袁崇煥的主力幾乎全部調到了新鄭,做出了要在梅山與流寇決一死戰的架勢。梅山大戰一觸即發,這個時候,鐵墨才剛剛率領主力抵達太和縣,還沒進入河南府地界呢。為了盡早趕回中原,加入戰局,鐵墨已經命令各部兵馬加緊腳程了,可即使如此,還是有點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