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成基命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幾分,身為朝堂上的老狐貍,他轉念間就明白侯世祿的意圖了。侯世祿這一招以退為進用的好啊,當所有人都站出來攻擊鐵墨時,陛下反而會覺得鐵墨是個孤臣,心中的不滿會減少許多。侯世祿如此,身后的陳新甲等人似乎商量好一般,也全都出列,一致要求朱由檢嚴懲鐵墨。
看到這里,成基命不由得嘆了口氣,看來這一局又讓侯世祿應付過去了。果然,沒一會兒朱由檢便頗為不悅的說道“諸位愛卿,大家所言甚是有理,鐵墨此舉不合規矩,可他身在中原,面對的情況很是復雜,雖有錯事,也都是為了剿匪大局。他犯錯在先,但念在他為國效命的份上,總不能從嚴懲辦吧,這樣豈不是寒了幾萬邊軍將士的心這樣吧,由內閣擬旨,出言訓誡一番,另外內閣可遣一名可靠之人前往中原,督查軍務。”
崇禎這番懲戒可謂是不疼不癢,但關鍵還是在督查軍務的事情上,幾乎等同于派了一名監軍。歷來九邊都是有監軍太監的,唯獨晉北那邊沒有,因為晉北邊軍的崛起,可沒靠朝廷,全是鐵墨一人拉扯起來的,朝廷想派監軍都沒理由。這次,倒是個機會,但崇禎也沒傻到派監軍太監,而是讓內閣找一名官員過去。崇禎想來,就算鐵墨有所不滿,那也會針對內閣,但要是直接派監軍太監,那就是另一會事兒了。
崇禎想法不錯,但侯世祿心里依舊咯噔一下,派的是不是監軍太監很重要么重要的是給晉北邊軍派監軍了,這讓鐵墨心里怎么想邊軍將士心里怎么想他們會咽的下這口惡氣晉北邊軍那可不是以前的九邊邊軍,剿匪也好,打漠北蒙古也罷,那都是晉北邊軍愿意干,但不代表朝廷就真的可以指手畫腳。想指手畫腳可以啊,軍餉糧草拿出來啊
晉北邊軍將士心里跟明鏡一般,人家端的是鐵督師的飯碗,不是朝廷的飯碗。看看云府那些悍將,除卻黑云龍、馬芳、李嘉盛這些宣府老牌出身,其他周定山、劉國能、奧爾格等人,全都不是正統出身,這些人對朝廷鳥都不鳥。剩下還有什么耿仲明、尚可喜等等,那都是別的地方混不下去,靠著鐵墨才重新站穩腳跟的,他們會蠢到聽朝廷的
陛下這么做,完全是自找麻煩,費力不討好啊。可這個時候,侯世祿也沒飯出面勸阻,只能任由命令下發。可以想象,成基命心中有多開心,至少,成基命真正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只要能加深二人之間的矛盾,成基命就算成功。
內閣公文飛速送往開封,與此同時,原禮部主事代勇森也被派往開封,意圖監察軍務。朝堂上暗流涌動,中原也同樣不安寧。鐵墨在付出不小代價后,總算擺平了洛陽以及開封各處官員,最終順利招安了李養純所部。接下來便是精簡人員,李養純所部該留的留,不想留或者不可靠的全部送走,人員重新打散整編訓練,自不用多提。至于高迎祥所部,也沒閑著,主力大軍離開梅山之后,便南下襄城,連克襄城、葉縣、裕州進入了南陽府核心地帶,孫傳庭雖然想要將高迎祥主力攔在南陽府,奈何麾下兵馬不足,戰斗力更是比不上李自成麾下農民軍精銳,只能任由高迎祥的農民軍主力如蝗蟲過境,一路破南陽、鄧州。
這一次高迎祥可沒有在南陽府久待的想法,各頭領心里也很清楚,活閻王很快就會帶著邊軍撲上來,陳奇瑜以及袁崇煥兩路兵馬也不是吃素的,不趁著這個時候趕緊走,一旦被官兵纏上,那就后悔都來不及了。大家可是舍了李養純所部才能安然南下的,要是被官兵咬住,之前所有的犧牲不是浪費了么
心中有數,所以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目標出奇的一致,大家沒有像之前那樣浪費時間卻劫掠,而是順利過南陽府,涌入了湖南北部的光化鎮,至此農民軍兵鋒已經離著襄陽很近了。襄陽在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跟農民軍來回交鋒,也是損兵折將,眼下能守著襄陽城就不錯了,根本沒能力圍剿光化鎮的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