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進入了崇禎五年五月中旬,宜川城城依舊沒有太多變化,要說最大的變化,那就是在宜川城南北兩側,多了兩條高高的土山,官兵開始接著土山的高度,布置攻城器械,尤其是新式火炮,這也預示著宜川城城的安穩日子到頭了。五月十七日傍晚,就在家家準備晚飯的時候,宜川城城陷入了混亂,一顆顆炮彈落下來,打破了流寇的幻想,真正的攻城戰拉開帷幕。
兩條土山終于發揮了作用,占據了高度優勢,炮手可以盡情的往城墻上傾瀉炮彈,相反,城中守兵的箭矢卻很難射到城外的人。
僅僅一個時辰,待在城頭的守兵就遭到了沉重打擊,死傷一千余人不說,最讓人崩潰的是只能被動挨打。
其實宜川城中也有火炮,張獻忠被晉北邊軍的火炮打了好幾次后,也學了乖。砸鍋賣鐵的想辦法弄火炮,可是真開火之后,便發現自己手里的火炮除了外觀跟邊軍手里的火炮差不多,威力方面差遠了,尤其是射程,簡直沒法比。一開始還對著轟了一會兒,可很快就有幾門火炮被邊軍炮兵轟的啞了火。張獻忠心疼無比,趕緊停止炮轟,讓城頭上的人找地方躲著。
張獻忠早已經沒了脾氣,宜川城城墻高約四丈,城外土山卻高約五六丈,視野以及高度壓制,先天不如別人。之前還有人嘲笑官兵堆土山的行為很蠢,現在沒人笑得出來了,有時候看似可笑的行為,往往效果很好。
一直被動挨打,那種心理上的壓力,是無法想象的。
這一日過了子時,宜川城突然四門大開,城中的流寇像瘋狗一樣沖了出來,他們瘋狂的攻擊著城外的駐地,一切來得太突然優勢那么的自然。官兵反應也很快,在渡過前期被動后,便開始了反攻,雙方廝殺了將近兩個時辰,農民軍士兵才慢慢退卻。
不過,張獻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一夜瘋狂的進攻,他成功掩護上萬士兵趁著夜色趕往延水河。看著茫然的夜空,張獻忠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但是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至于延水河戰役,就看王自用手底下那些人的了。
與此同時,鐵墨和海蘭珠也在關注著延水河,夜色籠罩下,一條條繩索橫跨大河,浮橋慢慢搭建起來,渡過大河,并不是夢想。
凌晨的延水河岸邊,水霧彌漫,站得久了,渾身有些濕漉漉的。今夜月光全無,繁星滿布,天邊悠云如一條銀河,星空璀璨,美麗迷人,只是這片天空下,卻醞釀著一股肅殺氣息。這一帶水流湍急,對面是一段峭壁,正因為這段峭壁,流寇才放松了對這一帶的巡視,子時過后,也沒人會到這里查探,這就給了官兵搭建浮橋的機會。
軍中不乏水中高手,游到對岸,靠著飛爪等工具成功爬上峭壁,一條條繩索連同南北,后邊的士兵扛著準備好的木板鋪在上邊。這些木板又寬又長,本身就有很大浮力,再加上繩索撐著,這座簡易的浮橋也不至于垮掉。浮橋搭建完畢,士兵們陸陸續續的通過橋面攀上對面的峭壁,靠著浮力,即使扛著盾牌也不至于沉下去。夜色籠罩下,流寇根本沒有發現官兵已經突破了延水河防線。
長夜漫漫,王自用卻沒有一點睡意,看著窗外漆黑的夜幕,有的只是淡淡的憂傷。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個賭徒,竟然將整個陜北的命運放在了延水河。院中靜得有些嚇人,似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末日來臨的氣息,陜北的夜風有些大,青磚高墻,依舊擋不住清涼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