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方形大陣的建立,整個大軍漸漸往拐馬坡方向撤退,流寇當然不愿意讓晉北軍輕易撤離的,但有尚可喜居后開路,以尚可喜之英勇,再加上長槍手悍不畏死,流寇盡力阻攔,依舊擋不住晉北軍后撤的步伐。正前方,流寇還想正面突破,騎兵也在兩翼襲擾,但晉北軍士兵寧愿獻出生命,也保持著盾牌陣的穩定性,如此一來,流寇根本討不到半點便宜,倒是有些流寇報仇心切,反而成了晉北軍的槍下亡魂。
拐馬坡,這座盧氏縣外毫不起眼的山坡,此時卻成了雙方你爭我奪的地方,漸漸地李巖也有點呆不住了,他騎著馬出了城,指揮著流寇阻擋晉北軍前往拐馬坡。一旦到了拐馬坡,那義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李巖想的并沒有錯,可晉北軍撤往拐馬坡,僅僅是因為要撤退么
雖然在撤退,晉北軍的陣型卻保持的非常穩固,偶有松動,就有人立刻補上,李巖打了這么多年仗,還從來沒碰到過這種硬骨頭。只要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而此時的李巖明顯已經被激起了火氣,原本的謹慎也沒了,他現在最迫切的就是滅了這萬余官兵大軍,就如那些頭領們所想,如果如此優勢,還讓官兵進退自如,那以后這仗還怎么打
士氣,只能鼓不能泄,一旦士氣跌落谷底,那接下來就要徹底被動了。想比李巖的心急,耿仲明臉上鎮定如常,有時候耿仲明也不得不佩服督師的魄力,用一萬五千多士兵當誘餌,恐怕普天之下也只有他能做出這種瘋狂的舉動了吧流寇只想著晉北軍援兵剛剛調到山南鎮,無論如何也趕不到盧氏縣,可是流寇只關注北邊了,卻忘記了西南方向。
是的,鐵督師的殺手锏就來自西南方向,真正的援兵不在山南鎮,而在西南方。
一萬五千多名晉北軍士兵全都是誘餌,就是要釣著流寇出城,一點點靠近拐馬坡。午后的暖日高高掛在天上,一個身著青色厚袍的男子站在拐馬坡上,他手里把玩著一把千里鏡,臉上帶著點玩世不恭的笑容。兩個時辰前王左掛就已經引領大軍悄悄地來到了拐馬坡附近,士兵修整,就只等盧氏縣的流寇送上門了。
西邊烏壓壓一片人,遠遠望去,就像一群匍匐的螞蟻,這可是決定命運的一場大戰了。盧氏縣附近的流寇幾乎一半的精兵都在這里了,這場仗贏了,接下來李自成這股流寇短期內就翻不起什么大風浪了。如此關鍵時刻,若是說不激動那是騙人的,但王左掛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接下來很多事還要靠他指揮呢。
“劉將軍,時候差不多了,看到那棵枯松了么等吳將軍的兵馬撤過枯松,你就領兵從北邊斜插流寇后方,王某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更不管傷亡如何,總之,堵住流寇回城的路”
王左掛神情嚴肅,劉國能自不敢怠慢,領命而去。流寇在追擊,晉北軍逐步后撤,很快就越過了拐馬坡下那棵百年松樹,一支響箭沖天而起,那響聲刺耳異常,許多流寇士兵都愣了下,就連李巖自己也抬頭看了看響箭的方向。竟然是從拐馬坡東邊響起的,如果是這樣,那豈不是意味著拐馬坡附近還埋伏著一支官兵大軍
想到這里,李巖慌了,他顧不得太多,揮舞著手里的鋼刀大聲吼道,“撤,快撤,官兵有伏兵”
伏兵哪里來的伏兵官兵援兵可還都在山南鎮呢,許多流寇將領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人還懷疑李巖的判斷。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幻想。隆隆的馬蹄聲響起,大地隨之顫抖,北方不遠處,一片銀色鐵騎背著陽光夾雜著吞天滅地的氣勢洶涌而來。
晉北軍的騎兵不是因為疲憊不堪已經撤離戰場了么探子可是再三確認過的,眼下那些晉北騎兵都在黃河沿岸休整呢。再三確認的消息不會有錯,可這支騎兵是從哪冒出來的猛然間李巖想起了什么,如果晉北軍還有可以調動的騎兵,那就只剩下留在商洛一帶配合曹文詔一起鉗制王自用的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