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率教越過祖大壽,眉頭緊皺著,拱手言道“督師,眼下祖總兵的事情可以先放在一邊,當務之急是收復大凌河啊,若是讓韃子占了錦州城,遼東將再無寧日。”
孫承宗神色復雜的點了點頭,“世事艱難啊,老夫剛得到消息,吳襄將軍戰死在流水堡,眼下韃子已經拿下了流水堡,不日可攻錦州城。錦州王維克可不是打仗的料,這錦州是八成沒法守的,只能在別處想想辦法了。”
說著話,孫承宗想起些什么,轉頭看向遠處的何可綱,“林丹汗那邊可有什么動作”
“回稟督師,林丹汗至今沒有向東的跡象,不過昨日卻發兵龍山,似乎有南下跡象。按照路線來看,應該是沖著六股河來的”何可綱說完話,嘴角就抽了抽。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但凡遼東將領,都知道林丹汗這番舉動意味著什么。
六股河連著小凌河,只要林丹汗的兵馬到了六股河,隨時都可以對寧遠周遭發起進攻。放在往日,林丹汗敢這樣做,遼東兵馬只需從大凌河調兵,占據龍山,林丹汗的兵馬就是有來無回。可是現在不行了,盤山城一戰敗得稀里嘩啦,大凌河乃至錦州形同虛設,哪還有精力對付林丹汗。
這個林丹汗也是條老狐貍,早不來晚不來,非挑最要命的時候撲上來。大帳內,孫承宗揉了揉額頭,緩緩說道“看來皇太極和林丹汗真的達成結盟了,為今之計只能請援兵了。”
援兵趙率教以及何可綱等人面面相覷,誰都知道需要援兵,可是援兵在哪朝廷可是沒有援兵可調,之前已經給過明確地答復了。除了朝廷京畿兵馬,剩下最能打的就只有晉北軍了,滿桂的大同府兵馬要跟王自用的流寇對峙,晉北軍又連續征戰,又如何馳援遼東
趙率教面露苦笑,“督師,你說的是云府兵馬吧據可靠消息,鐵督師調兵河南,大軍連續征戰,兵馬疲憊不堪,根本無力馳援我們啊。”
孫承宗抬起手,目光復雜的看向西北方,“不,他手里還有可調之兵,再給他去封信,就說他若是不派兵,老夫就戰死遼東”
趙率教等人神色愈發古怪,孫督師這番話擺明了是在逼鐵督師啊,甚至有點耍無賴的嫌疑。不過,鐵督師手里真的還有可調之兵
這邊還沒商量出個結果,外邊已經響起了腳步聲,目光所及之處,一名壯漢大踏步走來,在他身后還跟著幾名將校。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隨著孫承宗一起來遼東的射塌天李萬慶。當初將李萬慶帶過來,就是想借著李萬慶的身份,利用鐵墨手里的資源重建皮島基地。
李萬慶倒也沒有讓孫承宗失望,一心撲在皮島事務上,拉攏人馬再到修建皮島以及船只,在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后,還真讓李萬慶重新拉起了一支皮島軍。皮島重建成功,但同樣有個問題,皮島重建可是云府方面出錢出力,沒有走遼東錢糧,這就造成了皮島眾將只聽李萬慶的。而李萬慶儼然成了另一個毛文龍,甚至比毛文龍還強硬,因為他身后站著鐵督師呢。
遼東眾將自然心里膈應,但也沒法說什么。遼東軍餉以及重建全是云府方面供應,既然如此,人家著實沒理由看遼東方面臉色行事。倒是孫承宗很想得開,當初把李萬慶帶過來就想過會有今天的局面了,但為了重建皮島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皮島軍還能發揮作用的話,就能給韃子制造很大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