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李明勛掀開了第二張木板上的紅綢,拍了拍李德燦的肩膀,李德燦連忙高聲把上面的內容念了一遍,并且對幾個首領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釋,李明勛聽不懂女真話,但是從首領們的面部表情和說話語氣就能看出,他們對這個內容感到驚訝,也很意動。
在新的規則里,鹽巴、糧食、布匹、棉花這些必需品的價格降低了兩成到三成,而且不限量供應,而可以用作軍備的鐵錠和鐵制品雖然限定了數量,但是供應量也很充足,當然每個人都清楚,這些優惠可不會平白無故的得到。
各家首領相互看看,最終還是推舉出塔拜與李明勛交涉,塔拜問道“李大人,我們做什么,才能達到這類貿易資格呢”
李明勛微笑說道“很簡單,只接受貢貂和賞烏林的部落我們定性為外藩,而你們看到的規則則是定性為內藩,內藩需要向我們開放領地和部落,我們可以進入你們的部落貿易,雇傭你們的部落民做士兵、工匠和勞工,在你們同意的基礎上,可以在你們的領地進行開礦、伐木等經濟活動,當你們的部落受到其他內藩威脅的時候,我們會調解、賠償,如果威脅你們是外藩或者其他部落,我們會出兵相助,而你們也要與我們站在一起對抗東虜。”
各家首領的臉色都不太好看,自從有賞烏林制度以來,他們與清國的也只是簡單的朝貢關系,對于東海發生的爭端、戰斗,只要不涉及到清國利益,沒有人管理,這片土地依舊荒蠻的叢林法則,滿清也是對此放任自流,而如今李明勛有意重新制定這里的秩序,雖然對于改變現狀的作法,各家首領都是有些排斥,但卻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沒有能力阻止這一切。
內藩僅僅多了鐵制品這一項就足以獲得高于外藩的軍事優勢,而在內藩與外藩的戰斗中,李明勛會站在內藩一方,更是打破了平衡,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部落和領地,那就只能加入內藩的行列。
可以說,李明勛就是用堂堂陽謀,分化這里的勢力,整合東海的資源,半強迫的讓東海各部進入自己的統治體系,因為這片土地實在廣袤,可能會持續很久才能完成,但是當它被制定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然而,當眾人了解了其中規則、權力和義務之后,只有寥寥七八家加入到了內藩行列,其中多是小部落,他們或者與東虜有血仇,或者面臨大部落的威脅甚至瀕臨吞并的厄運,只有安林的色輪蘇部和巴海的烏扎拉部算是大勢力。
李明勛對這個結果并不感到意外,畢竟東海之地是一個戰爭節奏非常緩慢的地方,在各部眼里,自己只是贏了一時,誰知道明年清國會不會打回來,一切重歸以往,反正大家有的是時間等待這個結果。
“大人,那最后一個木牌是”一個年輕的首領看著最后一個被紅綢蓋住的木牌,難掩好奇的問道。
李明勛笑了笑,讓李德燦揭開,向他們解釋了起來。
最后一個木牌則是親藩資格的恩養,所謂親藩就是把部落和領地全部歸順于李明勛,接受永寧城的統治,部落民成為永寧城的屬民,領地成為永寧城的轄地,而部落的首領貴人則居住在永寧城,享有法律和貿易的特權,而所在部落的行政、司法等權力完全由永寧城掌控,首領失去了土地和領民,得到的卻是權力和富貴,首領可以在永寧城擔當要職,執掌軍隊,還可以獲得其他部落貿易的代理權,甚至某種商品的壟斷權。
可以說,親藩是徹底融入李明勛的統治體系,一躍完成改土歸流的過程。
然而,對于目前的形勢來說,沒有人選擇成為親藩,即便是巴海和安林也沒有表態。
“閣下,您肯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請接收我最真誠的禮節。”在眾人離開之后,大衛認真的對李明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