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好貨不便宜。”齊大志收好了火繩槍,走出了官廳,看向水面。
登陸地點選在了南沙的東南角,因為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從鎮江一帶開始,長江水道明顯向南偏轉,所以南面航道是主航道,北面淤積越來越嚴重,南沙本來就靠近海口,這里的水最深,戰艦可以靠近岸邊火力支援。
事上,有幾艘小艇在登陸點附近游曳,用探深鉛錘偵查著登陸點,把幾個沙梁用旗幟標注出來,而更多的小艇則在拖拽戰船進入戰位,兩艘雙桅縱帆船前進到了距離海岸不到兩百米,而吃水太深的虎鯊號和白鯊號的戰位卻距離南沙近五百米,但也足夠讓十八磅和二十四磅炮支援到了,真正讓李明勛擔心的是將來修筑在南沙的港口,若是想讓大船靠岸,必須清淤航道了。
所有的支援艦落帆下錨,以讓火炮更加穩定,而它們的安全將由單桅縱帆船艦隊和舟山水師負責。
隨著進攻的命令下達,兩艘戰列艦率先開火,十八磅炮和二十四磅炮的炮彈越過搶灘的士兵腦袋,呼嘯著砸在沙灘上,最先遭遇攻擊的是海岸邊那些虎蹲炮和佛郎機炮位,炮彈像冰雹一樣落下,越打越準,特別是雙桅縱帆船上的六磅炮,直之下已經接連命中。
乘坐小艇沖灘的士兵有意降低了速度,海賊們在炮彈洗禮下艱難等待著對手靠近,接連有人被打中,無論是六磅炮彈還是十八磅炮彈,砸中人就是一攤爛泥,而炮彈崩起的砂石造成的傷亡更大,終于,海賊受不住炮擊,亂打了兩炮,連傷員帶彈藥扔在原地,向著后面防線跑去。
這防線是海賊發現社團進攻意圖和登陸點之后設置的,雖然說社團的登陸沒有任何突然襲擊的意味,但是從確定地點到進攻,也不過花了一個時辰,海賊設立防線非常的倉促,他們只能從旁邊的房屋拆來門板和支柱,搜羅一切可以運到海岸上的材料,把原木插進沙土之中,小船翻扣過來。用袋子盛滿沙土堆期待生前形成了一道并不堅固的墻。
這道墻大約位于海岸線之后2兩百米,已經在大部分火炮的有效程之外,只有虎鯊號和白鯊號下層火炮甲板上的二十四磅寇非林長炮才有擊中的可能。
社團的登陸部隊分為兩撥,第一撥只有三百人,大部分是武裝水手和隨船士兵,他們著半甲手持長矛只有少數人只有火繩槍,他們的最大任務是登陸上岸,建立一個穩固的支撐點,并且把三門24磅臼炮運到岸上。
而第二波則是社團新近組建的一個五百人規模的混編大隊,他們是社團第一支機動力量,是從護衛隊和各地守備隊之中抽選出來的精銳士兵組成。其中兩百人裝配了改進版的火繩槍,而另外則是裝備了長矛、甲和鎖子甲。
除此之外還編列了一個炮隊,擁有兩門四磅野戰炮,兩門火炮也將會合步兵大隊一起上岸。
登陸行動持續了一個時辰,運載士兵的小艇和長艇來回運了三趟,才將所有的人員和火炮運到了岸上。
期間海賊組織了兩波反擊,第一波在沖擊登陸點的路上就被艦隊的火炮給打了回去,第二波雖然頂著傷亡,沖進了登陸點,但是遭遇了新上岸的步兵大隊,火槍手的齊,留下滿地尸逃了回去。
這群海賊雖然人數眾多,目測估計也超過了三千人,但是完全沒有組織,當沖在最前面的勇敢者被殺之后,后面的人往往抱頭鼠竄。
到了中午登陸已經完畢,為指揮官的趙三刀上岸,他的將旗豎起,排兵布陣之后開始進攻。
步兵大隊排成兩排,兩百人的火繩槍手被列在陣營中央,長矛手分列兩邊掩護而。第一波上岸的武裝水手和隨船士兵形成了另外一個方陣,在兩個小方陣之間則是兩門野戰炮和三門二十四磅臼炮組成的炮兵陣地。
兩次進攻受挫,海賊選擇在防線之后死守。進攻從野戰炮發言開始,兩個方陣列陣在海賊防線約一百米處,野戰炮和臼炮接連開火,而火繩槍守則繼續向前運動,停在了距離防線七十米左右的地方,展開火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