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明勛的拍板決斷,眾人都是沒有人敢于反對,他們心中有計較,但是也清楚,大掌柜決斷的事情,誰也勸說不住,自己的不理解不能成為反對的理由,當初每個人都覺得開拓奴兒干都司是毫無可能,在香港開埠是癡心妄想,但是大掌柜把每件事都做成了,這次謀奪馬尼拉大帆船,雖然是一次冒險,但總不是無的放矢,至少有一百萬兩收益的可能性,而社團也不是拿老本在賭。
當然,縱然社團實力不濟,卻也沒有人愿意在這件事上與荷蘭人合作,李明勛也是斷絕了西蒙斯這個想法,在李明勛看來,社團與荷蘭人的協議更像是休戰,一點也經不住考驗,一百萬兩白銀實在是太具誘惑力了,能夠讓包括范迪門在內的所有人鋌而走險,但是與英國人的合作就沒有這么多事了,英國人實力不濟,社團的海上力量能控制住局面。
布袋港。
冒險號風帆戰艦在幾艘小船的牽引下離開了布袋港的泊位,在它龐大的身軀之后還有白鯊號、虎鯊號,以及四艘雙桅縱帆護衛艦和六艘大型單桅通報船,大衛站在冒險號船艉樓平臺上,望著這支艦隊,意氣風發,這是一支通往財富之路的艦隊,它們的目標將士西班牙人的運寶船。
大衛的座艦冒險號曾經是英國海軍的一艘擁有兩層火炮甲板的重型火炮戰艦,擁有超過八百噸的排水量,裝備有五十六門火炮,除了船艏船尾的炮位,單舷擁有二十六門火炮,下層甲板是十八磅加農炮炮,上層是十二磅長炮,這強大的火力在東方簡直可以橫著走。
原本英國東印度公司沒有這么強大的戰艦,畢竟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東印度地區奉行安靜的貿易原則,與荷蘭、葡萄牙關系不錯,和西班牙根本沒有利益爭端,平日里都是以金橡木號那種增加重炮的武裝商船撐場面,但是峰回路轉,在崇禎十三年,也就是一六四零年,英國與蘇格蘭簽訂了停戰協議,本身也沒有過度參與到三十年戰爭的英國進入了一段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和平期,海軍很多正當服役年齡的戰艦紛紛退役,而英國海軍本身就擅長通過報廢戰艦出售和主力戰艦重建等手段獲得預算,冒險號在內的四艘重炮艦就落入了東印度公司手中。
因為去年騰龍商社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荷蘭沖突,大衛對和社團的貿易前景趕到悲觀,但是又不想放棄這個利潤點,便只帶了冒險號前來東方觀察局勢,沒想到社團已經和荷蘭人和解,簽訂了貿易和安全協定,大衛除了立刻派遣使者返回蘇拉特報信,便是通過參戰對馬尼拉大帆船的行動來表達對社團的善意,他的目的很純粹,既然荷蘭人在香港擁有了商館,那么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應該有一個,更不要提,李明勛答應此次行動成功,就分百分之十的利潤給冒險號。
三艘重炮主力艦,四艘護衛艦,六艘通報船,一共十三艘戰艦,艦隊一共一千四百四十名官兵、水手和仆役,離開布袋港后,作為旗艦的白鯊號鳴響禮炮,升起藍旗,其余戰艦依次鳴炮,重炮艦單排縱列隊形,而護衛艦和通報船則護衛在戰艦的一側,艦隊出港之后,進入幽藍的深水區,繼而向南航行,按照規定的航線,艦隊會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菲律賓的東海岸,第一個目標就定在了薩馬島。
薩馬島是馬尼拉大帆船進出菲律賓都要經過一站,因為菲律賓都督區最大的敵人是荷蘭人,而南中國海、臺灣海峽等地方都被敵人控制,所以馬尼拉大帆船都是盡可能在菲律賓內海航行,在薩馬島北上進入北緯四十二度,找到日本暖流向東,返回菲律賓的時候,除了在關島停留補給守島軍隊,就是在薩馬島南面進入圣埃斯普利圖海峽,再進入菲律賓各個內海航行,這樣馬尼拉大帆船在最危險的菲律賓航線只受到蘇祿海盜的威脅。
李明勛與西蒙斯制定的計劃很簡單,先南下到薩馬島,想辦法搞清楚馬尼拉大帆船的動向,如果已經返回了,艦隊就返航,如果沒有返回,那么艦隊就會逆風向東航行,直撲關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