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鯊號的毀損確實是大艦隊的一次重大損失,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可以提高大艦隊的效率,畢竟鮫鯊號的斷裂的桅桿是難以修復的,加入大艦隊只會降低速度。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向西偏北方向行駛,進入蘇祿海深處,從返航一開始就遭遇了西班牙通報船和護衛艦的監視,大艦隊護衛艦輪番上陣驅趕,但雙方實力差不多,你來我往也難以取得決定性優勢,爾后,拉斐爾艦隊再次出現,大艦隊護衛艦被迫撤離,已經是三月上旬,正是熱帶地區風力最和緩的時候,東北季風消失,西南季風未起,入夜之后,大艦隊周圍彌漫起了大霧。
李明勛命令艦隊轉向,向南航行,利用大霧天氣,擺脫了拉斐爾的監視,然后重新回到原本的航線上,只不過航行目的地再次被修改,不是巴達維亞也不是香料群島,而是北大年。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錨泊地修理的時候已經看出船蛆的侵害的嚴重性,而白鯊號、長須鯨號和兩艘護衛艦都因為騷擾沒有清理船底,如果前往巴達維亞,航行時間太長,可能會損害龍骨,而前往北大年則只需要穿越蘇祿海、巴拉望與婆羅洲之間海峽和南中國海,十五天就可以趕到。
北大年是一個相當開放的城市,而社團在那里有很多商業伙伴,士兵可以上岸休整,戰船能夠得到維修,在北大年休整一個月,就可以趁著西南季風北上,返回大本營了。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時,食物充足,只是沒有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連檸檬數量都少的可憐,但人手倒是充足,陣亡加重傷不到五百,也就是一艘主力艦加一艘護衛艦的人手,而社團損失了四艘船,相對來說人手還充裕了一些,李明勛唯一擔心的就是馬尼拉艦隊,所有一直讓大艦隊處于戒備狀態。
實際上這完全屬于多余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團在蘇祿海濃霧天氣中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機動讓拉斐爾產生的誤判,但是的西班牙通報船發現社團向南機動進入濃霧區,便是追進去,結果沒有尋得蹤跡,只能如實告知拉斐爾,拉斐爾誤判大艦隊穿越了蘇祿群島,進入了更為廣闊的蘇拉威西海。
在拉斐爾眼中,大艦隊依舊具備足夠的實力,他因為在錨泊地大艦隊得到了修理,狀態極佳,所以肯定還會尋機再戰,拉斐爾考慮,有前科的大艦隊肯定會借助西南季風前往薩馬島海域,攔截美洲來的馬尼拉運銀船,如此,拉斐爾一邊追擊進入蘇拉威西海,一面向三寶顏報告。
這也是馬尼拉艦隊指揮官洛佩茲將軍所擔心的,讓大艦隊逃掉不算什么,如果馬尼拉大帆船再次被劫持,那就是菲律賓都督區的重大損失了。
所以洛佩茲立刻返航前往了薩馬島護航大帆船隊,為此次大艦隊遠征徹底畫上了休止符。
穿過了巴拉巴克海峽之后,進入了南中國海,雖然風力微弱,但蘇祿海的表層海水進入南中國海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海流,若非如此,大艦隊的航速不會超過三節,整個航行過程中,大艦隊滿帆前進,最快時的速度也就不到五節,一千多海里的航程用了十七天才趕到,這還是橫穿南中國海的結果。
除了速度慢和南沙島礁遇到了小麻煩,一路倒也順遂。
進入泰國灣海域,來往的船只明顯增多了,只不過不是季風季節,多是槳帆船和漁船在航行,到了三月底的時候,大艦隊哨艦遇到了一艘中型的加列船,這類地中海式的槳帆船擁有數百年的歷史了,也是中南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一帶大大小小的蘇丹國的主力戰艦。
這艘加列船屬于北大年蘇丹國女王,李明勛向其表明了身份和來意,但是卻不被允許進入北大年港,李明勛對此毫不意外,畢竟大艦隊實力太強了,對北大年擁有滅國優勢,好在,隨著加列船趕到的還有一艘中型廣船,正是社團的商業伙伴所擁有,李明勛在向北大年女王表達了強硬態度之后,雙方達成妥協,大艦隊進入北大年休整,但是不允許進入北大年港口及其周圍二十海里。
這倒也不算什么問題,大艦隊追隨那北大年華商的船只而去,來到了北大年港東南約么三十海里的一處私港。
私港的來源很簡單,南洋這些大大小小的蘇丹國,打仗、商業、農業沒有一樣是優秀的,在做買賣方便被華商完虐,又被歐洲各國蹂躪,其主要統治方式就是利用天方教瞎忽悠,然后把控制的土地承包給華商,讓其開發,無論是開礦、種植還是做買賣,只要繳納稅款就可以了。
類似的方式在十九世紀形成了完成的制度,被稱作港主制度。
從一條溪流到另外一條溪流之間的土地被稱之為港腳,華商承包之后,就是這篇土地的土皇帝,農墾、開礦、定局,干什么都行,只要繳稅,這類情況在這一帶盛行,但一般規模不大,但是在香港開埠之后,這一現象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