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初來的兩艘馬尼拉大帆船原本是要在六月返航的,但是科奎拉找了個理由,說馬尼拉存儲的明國貨物不足,從都督區找了兩艘六百噸左右的武裝商船作為大帆船前往了美洲,這樣直接扣下了兩艘大帆船,而去年開始,馬尼拉造船廠下水了一艘大帆船,科奎拉便是對這三艘大帆船進行改造。
從蘇祿海一戰可以看出,雖然大帆船在速度和敏捷上完全無法和主力艦相比,甚至限制戰列線機動,但從炮戰上來說,卻是擁有極大的優勢,特別是載炮量上,只是與以往的改造不同,這次的改造更為徹底。
以往大帆船改造是對付荷蘭人的武裝商船,十二磅炮足矣,但社團的重炮艦一艘強過一艘,十二磅炮已經吃不消了,必須采用十八磅炮,所以科奎拉安排三艘大帆船上船臺,先是拆掉了部分船艉樓,繼而增加一層火炮甲板,只是這次進行了重點加固,使得其可以承受十八磅炮的后坐力,而付出的結果就是,這些船再難改回大帆船,進行跨洲際運輸了。
改造之后的大帆船擁有超過逆戟鯨級的火力,三十門十八磅炮,二十二門十二磅炮,加上六磅和八磅炮,火炮數量超過了七十門,側舷火炮數量達到三十二門,其中重炮二十六門,與逆戟鯨級持平。
“不光如此,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在我們與西班牙的對決中,荷蘭人把砝碼壓在了西班牙人那邊。”李明勛對眾人說道,他敲了敲桌上的報,說“這是我們的蘇祿盟友加利德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大衛送來的報。”
眾人打開傳閱,臉色都是凝重起來,報顯示,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其爭奪的香料群島達成默契,以實際控制區域為準,皆不向對方海域派遣軍艦,而進入香料群島也多采用武裝船甚至非武裝船。
另外,荷蘭人的艦隊出現在了印度洋加入了對錫蘭斯里蘭卡的進攻中,而荷蘭人也對英國在東方的貿易船進行了限定,不許擁有十八磅炮的船只通過馬六甲海峽,這不僅意味著英國人參戰的可能被杜絕,還意味著社團與英國人之間的重炮軍火貿易告一段落。
“是否暫緩今年冬季的南下行動,明年我們可以多兩艘甚至三艘的主力艦。”李北極小心的問道。
“那會讓我們的劣勢更大,我們明年入役的戰艦肯定會在下半年,形成戰斗力要在十月之后了,但是四月份,新的大帆船就會來,即便西班牙人不再造新的大帆船,明年四月份他們又可以獲得至少一艘大帆船,而我們的主力艦則沒有變化。”西蒙斯不等李北極說完,便是反駁道。
“我們可以在這個冬季改裝我們的主力艦,增加一層火炮甲板,使用九磅甚至十二磅炮,這樣主力艦的火炮數量就相對咸的大部分主力艦有優勢,配合我們軍艦的防御力,依舊可以取得單艦優勢。”李北極毫不示弱的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方案。
戰略室中安靜了下來,一些主力艦長的臉色有些難看,李北極如此說話是明顯海盜風格,與大部分人的印象不同,海盜,特別是美洲、歐洲的海盜民主程度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海盜船長一般來源于選舉,在海盜聚居地,海盜首領也是由船長們選舉,所以海盜艦隊中,每一位艦長都擁有話語權,這與社團官僚化有些不同,事實上,在如今的社團海軍中,話語權最高的毫無疑問是李明勛,其次是西蒙斯,二人都是獨斷專行的風格。
西蒙斯沒有再反駁,而是看向李明勛,李明勛雙手抱,笑了“如果投票的話,北極,你會輸的很慘的。”
眾人會心一笑,深以為然,究其原因,社團海軍的主要軍官對改裝軍艦,甚至軍艦上船臺都是極為忌諱的,所以,在休整旗艦,他們會把船停靠在臺北,也不去大本營,臺北港口有淡水河的淡水碼頭,不生船蛆。
其實很簡單,現在海軍上下對造船廠的要求是主力艦,更快的更多更大的主力艦,若是對帆索配置進行改裝,軍官們很樂意,如果是上船臺改造船體,軍官們全都反對。原因很簡單,現在的社團處于多事之秋,隨時可能爆發海戰,上了船臺,無法參戰怎么行
“改造藍鯨號怎么樣”李北極似乎永遠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