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磅炮完全沒有必要,英國海軍很快也給一級艦換了三十二磅炮,這個口徑的火炮一直用到風帆戰艦結束,而西班牙、法國海軍愛用三十六磅的火炮。十七世紀的歐洲海軍多是夏日海軍,只有夏天才出港,一方面是省錢,另一方面是戰船不能高海況作戰,因為下層炮甲板距離海面太近了,浪太高就進水。
因為一開始射擊用322412的火炮磅數,所以青龍號超長的火炮甲板上單邊只布設了十四門火炮,如果以二十四磅寇菲林為鑄炮,可以達到十五門。
事實上,因為青龍號大幅度向外延伸船體結構,上層火炮甲板的長度超過了下層,是可以布設十五個炮門的,但青龍號是個特例,因為青龍號是旗艦,需要設計一個司令官上下的艙門,這個艙門就在上層火炮甲板的第七和第八個炮門之間,占用了空間。
青龍號的火力卻是有些配不上它的體量,但仍然是東方海軍之中的最強了,即便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歸國大帆船,最多也不過七十門火炮。真正讓青龍號引以為傲的是它的防御力和航行性能。
可以說,舷墻平均厚度超過八十公分的青龍號近乎對十八磅及以下的實心炮彈免疫,其吃水線上下,舷墻厚度更是超過了一米,除非近距離炮戰,否則十八磅炮也是啃不動。而青龍號的航行性能更是出色,它擁有合理的長寬比,采用更具流線型的水線以下設計,沒有舷弧,更重要的是,青龍號如果全帆前進的話,展開的所有船帆面積可以達到四千二百平米,這一切讓青龍號的最快速度超過了十節,社團的主力艦中,沒有一艘擁有它的敏捷,實際上,按照西蒙斯的說法,青龍號更適合與巡航艦并肩作戰,與其余主力艦編隊,會嚴重限制它的性能發揮。
這就是一艘標準七四炮三級戰列艦的魅力所在,它火力強大,船體堅固,速度快,靈活敏捷,在風帆戰艦縱橫的幾百年里,青龍號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落后,要知道,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入侵滿清的最強軍艦也就和青龍號一個等級了。
以青龍號旗艦為首,大艦隊分三支編組,李北極的三艘巡航艦編列為快速艦隊,而青龍號則與逆戟鯨號、座頭鯨號、領航鯨號編練為了主力艦隊,主力艦隊的四艘艦隊都在出戰前上過船臺,進行了整體維修,艦況最好,速度也在頂峰,而西蒙斯以長須鯨為旗艦,編列有五艘主力艦,其中虎鯊號和白鯊號兩艘不僅實力稍弱,而且艦況一直不好,另外兩艘則是今年新下水的主力艦,試航之后正好趕上遠征軍組建,沒來得及上船臺。每支艦隊各自編列了數量不等的通報船和護衛艦,三支艦隊聯合,完成了對馬尼拉灣的封鎖任務。
實際上,以大艦隊的實力是可以沖進馬尼拉灣消滅馬尼拉艦隊的,畢竟西班牙人實力受創,而且馬尼拉灣入口很寬,火炮無法完全封鎖,而大艦隊中也有兩個陸戰大隊的加強,可以進行搶灘登陸,但是李明勛感覺沒有必要。
現在的呂宋島像極了一支牙膏,馬尼拉灣就是開口,而高鋒率領的陸軍就是擠牙膏的手,陸軍正堅定的向馬尼拉推進,早早晚晚會把馬尼拉艦隊這點殘渣擠出來,大艦隊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
在白天,大艦隊會在外海呈八字形閉環航線航行,保持航速和位置,只要馬尼拉艦隊出海,就可以迎頭痛擊,但夜晚就不行了,夜晚航行太過于危險必須保持低速和距離,但這個時候就擔心馬尼拉艦隊會趁著夜色,借助馬尼拉灣的空間,滿帆沖出,以最快的速度南下,即便是社團的偵察艦第一時間發現敵艦,預警之后,等到大艦隊編隊、起航、提速,也難以保證馬尼拉艦隊進入狹窄的佛得島水道,一旦馬尼拉艦隊進入,那意味著社團必須追進菲律賓的內海,也有可能遭遇火攻船的伏擊。
按照李明勛的規劃,西蒙斯艦隊要堵住馬尼拉灣的北航道,而快速艦隊在外側作為預備隊,主力艦隊則負責主航道,如此,馬尼拉灣內部對大艦隊威脅最大不是西班牙人的主力艦,畢竟現在西班牙人只有五艘重炮艦,兩艘大帆船,三艘巡航艦,真正有可能威脅大艦隊的是火攻船,這也是李明勛不愿意進攻的原因,馬尼拉灣雖然大,但也不夠大艦隊轉圜,西班牙人要是玩起火攻戰術,大艦隊必然有損,其實封鎖馬尼拉灣也一樣,不能距離太近,大艦隊必須保持足夠的空間躲避火攻船。
可以說,己方占據的優勢越大,李明勛就越發持重,他不希望任何一艘主力艦受損,按照他的預想,馬尼拉艦隊會有兩個結局,要么在陸軍抵達圣地亞哥城的時候自毀、投降,要么出港被大艦隊擊敗,但李明勛不知道的是,科奎拉正在謀劃第三種結局,而為了這第三種結局,科奎拉不僅要出賣自己的祖國、同僚,甚至出賣了自己的女兒。
熱烈祝賀本書第一個盟主出現,鼓掌加更啪啪啪
htt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