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被撤走,鋪上了桌布,一盤盤的美味佳肴端了上來,烤野鴨外酥里嫩,豆腐文蛤湯清淡爽口,蔥姜爆鮮魷美味垂涎,宮爆蝦球爽脆多汁,清蒸龍蝦軟嫩清香。
在第一道菜端上來的時候,法哈多就有些受不住了,他刀叉在手,不時敲打一些精美的瓷器,不斷踮腳,希望菜品快點上完,好不容易上完菜,法哈多喊了一聲“我要開動了。”
話沒有說完,兩個蝦球已經塞進了他的嘴里,繼而就是風卷殘云一般的吃喝,李明勛看的呆住了,而且看的自己都餓了,耳朵里全是法哈多對東方菜品的贊美之聲,在一開始填飽肚子之后,他叫來了廚師詢問自己喜愛的菜是如何制作用了什么佐料,然后讓仆人記錄下來,認真的好像在記錄談判協議的條款,讓人目瞪口呆。
一頓飯吃到了下午,但談判依舊不能進行,原因很簡單,法哈多總督已經撐的站不起來,需要休息,一直到了傍晚,法哈多總督才重新出現在了談判桌前,而第一句話則是問“晚餐為我們準備了什么呢,我希望那道烤野鴨仍然會出現”
“閣下,還是進入正題吧,我們今天的談判關乎很多人的生命”李明勛再也忍不住了,說道。
法哈多微微點頭,說道“好吧,可以談判了。第一件事,交換和贖買俘虜。”
雙方進入了正題,李明勛發現法哈多雖然依舊是玩世不恭的模樣,但談判的時候卻顯的很從容,每個條件都要進行商討、論證,最后雙方都要進行妥協。
關于俘虜是社團占據上風,在以往的戰爭中,社團一共俘虜過超過四千名的西班牙士兵、水手其中三分之一是白人或者梅斯蒂索人,另外多是摩洛人,而西班牙人則俘虜了大約三百人左右的社團俘虜,主要是破交、反破交的海戰中被擊沉的護衛艦、通報船水手,另外就是間諜。
在進行的俘虜交換之后,社團手中依然有大把的俘虜在勞改營中進行強制勞動,如果想全部贖回這些士兵,按照社團的標準需要大約一百三十萬兩白銀,法哈多沒有這個財力也沒有這個意愿,對于俘虜中的神父、軍官則全部贖回,此外還愿意為白人士兵和梅斯蒂索的軍官、士官贖金,至于大量的士兵,法哈多不贖金,只是希望建立一個溝通機構,讓這些士兵的家屬有機會自行贖回。
出人意料的是,法哈多沒有要求教會作為中間人操作,一般來說,俘虜的交換和贖買都有教會插手,但法哈多沒有提,社團并不在乎這個過程,只要贖金到位即可,俘虜的贖金一共入帳四十二萬兩。
俘虜問題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畢竟這個時代,無論談判成功不成功,俘虜都是要解決的,這是文明國度的通行準則,只有野蠻人才會殘殺俘虜。
進入正式談判,社團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發生在崇禎十二年末到崇禎十三年初的馬尼拉大屠殺,社團的要求很多,要求西班牙人承認屠殺的錯誤、道歉、賠償并且交出所有的戰犯,法哈多自然不會完全同意,雙方就這個問題討論了很久,最終的妥協是,法哈多代表菲律賓都督區承認屠殺的錯誤,并進行道歉,接受社團處置戰犯,無論是戰俘營、勞改營中認定的戰犯,還是未投降的圣地亞哥城中的戰犯,但是菲律賓都督區控制的土地上參與過屠殺的人不會交出,但為了雙方談判的成功,法哈多同意交出兩個人,一個是原菲律賓都督區總督科奎拉,另一個則是制定卡蘭巴計劃,唆使屠殺的內湖省高官。
1639年的馬尼拉屠殺的本質是,馬尼拉的華人數量激增且聚集引起了西班牙人的警惕,內湖省高官制定卡蘭巴計劃,想把聚集在馬尼拉的華人工匠和商人變成種植園的契約奴、農民,引發了華人反抗。
當然,社團也進行的妥協,為了西班牙王國的顏面,這兩個人只交出尸首,確保社團不會對西班牙的貴族進行公開死刑,而社團必須答應不會出現辱尸等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