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也是,以后連一根鐵釘都不再買了。”
“我可是聽說,那混賬把幾個有投票權的公民鎖在了工坊,不讓出來投票,說是要加班。”
“哎,這可是犯法,咱們去告奸,法令有規定,公民有權請假投票,誰也不能阻攔,這福運工坊算是完蛋了”
統計票數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畢竟永寧等地需要時間來進行交通,但本地的票數統計出來卻是只用日即可,當天晚上,市政廣場投票點統計出來,有九千四百七十人反對加征,支持者只有不到四百人,其余都是廢票。
而到第三天,臺北市的計票結果出來,七萬四千多選票中一共只有三千六百人支持,而到了第五天,整個臺北行政長官區和大本營的結果都出來了,臺北行政長官區一共有九萬人反對加征,支持者不足五千,其余是廢票,支持者十不存一,大本營更是可悲,七萬多選票中,只有六百多人支持。
如此結果,已經說明了一切,陳邦彥得到結果的那一剎那便是失魂落魄,竟然是一病不起,一直到三月底的一個早上,陳邦彥醒來之后,聽到外面嘈雜無比,與那日百姓圍攻使館區的聲音一模一樣,陳邦彥怒道“木已成舟,這群叛逆還不放過老夫嗎”
走進臥室的不是仆役,而是沈廷揚,他的臉上滿是死灰,坐在那里,說道“陳大人錯了,他們不是抗議,而是慶祝。”
“慶祝,慶祝什么,慶祝他們不用為民族危亡納糧了嗎真是鼠目寸光,大明若是倒下,焉有他們的好處”陳邦彥止住咳嗽,恨恨說道。
沈廷揚搖搖頭,把一張報紙放在了陳邦彥的面前,一邊走一邊說道“不,他們在慶祝建國,他們終于要建國了終于。”
陳邦彥不敢相信的拿起那報紙上書八個大字萬民請愿,公議建國
“反了,反了”陳邦彥的吼叫不斷,卻無論如何也擋不住這個潮流。
是的,要建國了,三餉公投,臺灣本土十九萬公民之中,只有區區不到百分之七的支持率,足以說明了百姓對明國已經沒有多少念想了,這個時候,正是該建立一個新國家的時候了。
建國必然是一件繁雜浩大的工程,元老院已經公開此事,并且迅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建國計劃,按照計劃,會在今年年末舉行開國大典,所以各個領地還有八個月的時間進行籌備。
李明勛沒有過多參與建國計劃,有太多的議員和元老愿意為這次開天辟地一樣的開朝奠基做出貢獻,而李明勛只是表達了一個原則,那就是新的國家不是帝制。
這倒是讓眾人手忙腳亂,大部分議員都希望李明勛可以成為皇帝,這樣自己順勢成為貴族,而且帝制也是中華千百年來最成熟也是最熟悉的體制了,當然,絕大部分人希望的是虛君政治,大權還要交由元老院和籌備中的下議院。
別院中,李明勛把自己的長子放在搖籃里,輕輕搖晃著,沉思著。
“明勛,你是在思考稱帝的事情嗎”林誠問道。
李明勛從沉思中被驚醒,呵呵一笑“不,我在給孩子取名字呢,哎呀,真是頭疼,頭疼啊。”
“那皇帝位”林誠可不給李明勛插科打諢的機會,他此次前來可是代表元老院前來的,元老們也是有私心的,李明勛如果稱帝了,自己少說也能弄個公爵當一當,雖說不會有實地分封,但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