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南下占領江南后,大明兩京制度就結束了,南京被改名為江寧,江寧作為清廷在江南的統治核心,最巔峰的時候駐軍四萬有奇,剃發令的頒布摧毀了南方傳檄可定的大好局面,多鐸收拾不得,多爾袞無奈派遣洪承疇南下,成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敕便宜行事之權,雖然名頭響亮,但也只是說的好聽,其中禁止機密之事都要與平南大將軍,多爾袞的心腹勒克德渾商議。
雖然后世諸多演繹,以至于出現為籠絡洪承疇,皇太極把大玉兒都賞給了洪承疇這等情節,但洪承疇并未受到什么重視,這個家伙一開始被編進了鑲黃旗的包衣牛錄,那是正經八百的包衣奴才,而且他所在的包衣牛錄還是最低等的,用后世爛俗的清宮劇來說,那是辛者庫賤奴,可謂是三等奴才,別說滿蒙漢八旗的權貴,就連一些遼人也瞧不起洪承疇,畢竟人家投降早,是親奴才,這也是吳勝兆一直不服洪承疇的原因。
這個三等奴才雖然如今成了漢官中的地位前三的存在,但根子上講還是奴才,因為松錦會戰中在洪承疇身上吃了虧,多爾袞對其觀感也是不好,所以洪承疇的名頭很響,但實權不大。
一直到勒克德渾前往湖廣主持戰局,洪承疇才算有了實權,如今南京官銜最大的巴山,也不過是個梅勒章京罷了。
洪承疇有了實權,但麾下兵馬不多,江南的精兵不是支援去了湖廣就是南下去了浙江,如今南京僅有巴山的兩千滿洲兵和江南提督張大猷麾下的四千綠營罷了,這點兵馬可守不住南京,好在江南還散落了不少綠營,這些留守江南的綠營都是老弱,平日里都是欠餉,靠著做些小買賣維持生計,但總歸還有些本事,只要給足了餉銀,還是能守城的,而江南正是剛剛收了秋稅漕糧,糧餉是不缺的,因此短短半個月,洪承疇調集了五千綠營進南京,又招募了不少鄉勇。
但在巴山眼里,那些綠營都是不頂用,聽聞明軍在南京長江段登陸,便是率領滿洲精騎出擊,明軍沒想到巴山兩千人呢就敢出擊,嘗試了幾次都是無法登岸,今日被殺回江中,是最后一次嘗試,也是佯攻,主力已經由張名振率領在上游登岸了。
“主子,洪承疇派人傳來消息,說是明軍在西面登陸了,讓咱們回城御敵。”一個甲兵跑了過來,對巴山說道。
“哼,這個狗奴才,拿著雞毛當令牌,敢對主子指手畫腳了,真是該死”一個章京怒斥道。
巴山笑了笑說“讓底下人收攏兵力,咱們回城,嘿嘿,這江南啊,都是漢人,忠心的奴才少,離不開洪承疇這老兒,想守住這江寧,還得看洪承疇呢,這個時候了,也別為難他,哈哈,江南一下丟了四個府,漕運也被截斷,這么大的罪過,還是要有人要頂,咱得把表面功夫做足了,京城的主子們才不怪罪咱們啊”
一行滿洲太君們挑著人頭,拖著明軍甲帳,耀武揚威的回了南京城,直奔衙門而去,見到了洪承疇,巴山裝模作樣的見了禮,說道“洪大人,末將回來了,這幾次斬殺了明軍得有三四千,不過也殺什么重要人物,怕是白打了。”
“本官已經命令府庫出銀十萬犒賞,巴山將軍辛苦了,而且巴山將軍在岸邊屢挫敵軍,功勛卓著,若無將軍出擊,怕是兩日前,明軍就是圍城了。”洪承疇笑著說道。
他親昵的拉著巴山坐下,讓仆人展開了地圖,說道“巴山將軍,江寧城防我心有計較,你我商議一番,看看成不成。”
巴山笑了笑,沒有再說話,他知道洪承疇心里有了定論,告訴自己也只是說說罷了,他也不會往心里去。
巴山坐著,洪承疇站在那里講述,按照洪承疇的部署,江寧首先固守等待四方援軍,援軍有四股,第一股趕到的定然是江西兵,這也在洪承疇的權限之下,江西有精兵六萬余,多是當年收攏的左良玉兵馬,頗為能戰,已經派遣一萬人回援,督領這支兵馬的正是江寧副總兵高進庫,這支兵馬原本是支援江西戰場過去的,回援是應有之義,高進庫是高杰的樣子,江北四鎮投降的綠營兵馬中,他僅次于李成棟,頗為能戰。
第二波援軍來自浙江,雖然近便些,但因為聯合艦隊有一支封鎖了錢塘江,所以要繞道而行,這支兵馬有八千,浙江提督田雄領兵,是閩浙總督精挑細選來的,戰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