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鄭成功的態度讓曾櫻絲毫不感覺意外,日本這個閉關鎖國的封建王朝在大陸沒有什么核心利益,自然不會為鄭成功火中取栗,而且鄭成功連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如何能讓日本幕府下注呢,實際上,魯監國政權也求援過,答復都差不多,只不過因為鄭成功母族在日本的特殊關系,對鄭成功優渥一些罷了。
“不出老夫所料,所有支持都聊勝于無罷了。”曾櫻淡淡說道,把書信歸還了鄭成功,問道“國姓當真不奉天子或監國政權為正統嗎”
鄭成功鄭重道“我意已決,不可轉爾。”
這便是鄭成功勢力的桎梏所在,如今合眾國居中聯絡,把所有的抗清力量聯合起來,形成抗清御虜統一陣線,鄭成功卻抱著死去的隆武不放,死活不接受永歷或魯監國的詔令,導致其與明國系統之內關系很僵硬,要知道,在西南和東南方向,勢力較大的御虜勢力都已經嘗試開展聯合作戰,廣州之戰和江南之變便是最好的證明,但鄭成功勢力卻都沒有參與其中,所謂的參與也只是趁火打劫罷了。
除了正統之爭,鄭成功集團實力弱小也是重要原因,如今的鄭成功集團龜縮在廣東的南澳島,平日都是趁著永歷、魯監國兩大政權在大陸軍事行動吸引清軍注意的時候,上岸打糧,在粵東和閩南交界處活動,在沿海抗清力量中是最不起眼的一支。
“你若不如此倔強,便不會到這個地步,其實李明勛的提議不錯的。”曾櫻依舊忍不住勸慰道。
鄭成功嘆息一聲,許久不言,過了好一會,咬咬牙,選擇了搖頭,正如曾櫻所說,李明勛的提議很好,不光自己心動,底下的將領也是如此。
按照李明勛的建議,鄭成功可以奉魯監國為正統,加入魯監國政權之中,然后由合眾國在統一陣線中調停,把鄭彩占據的金門、廈門二島擇其一給鄭成功集團,雖然這兩個島嶼也不是屯田養兵場所,但卻是漳、泉二府的出海通商口岸,有了海貿之利,鄭成功集團便可以獲得發展。
但鄭成功不想接受這次撮合,他堅持奉死去的隆武為正統,說白了就是要建立一個自己獨斷的小朝廷,不受黨爭等內斗的影響,如果加入任何一個明國政權,情況就變了,大義名分握在了朱明手中,麾下的凝聚力會徹底喪失,特別是魯監國政權中還有鄭彩這么一個鄭藩實權人物。
“老先生,晚輩以為,如今這般境地,有一通商口岸得海貿之利,不過是一時之變,如今清虜勢大,抗清非十年之功可成,要想在這亂世做出一番大事業,便是要與那東番那合眾國一般,在清虜觸及不到的海外有一片根基之地,無論大陸戰局如何,都是立于不敗之地”鄭成功懇切說道。
曾櫻重重點頭,問道“那國姓以為海外周邊,何處可以安身立命”
“哎,自然是臺灣最好。”鄭成功說道。
“你說的是臺南”曾櫻當然不會愚蠢的以為鄭成功對大本營有什么非分之想,既然他屬意臺灣,那就知道荷蘭人竊據的臺南之地了。
臺南直面東南,沃野千里,絲毫不遜色于大本營,養百萬之眾不過等閑,若得臺南為根基,實力必然飛漲,可臺南如今為荷蘭所據,無論是鄭成功還是曾櫻都清楚,臺灣的荷蘭人實力并不是特別強,洋夷加上土著也就能湊出幾千兵丁,鄭成功如今手下兵馬若全員奔襲,倒是有幾分把握。
但有兩點不可忽視,鄭成功無法抗拒荷蘭人的報復,而也需要得到合眾國的默認,這兩點歸根究底就一點,那就是合眾國是什么態度,如果有合眾國支持,臺南不日可下,若沒有,那就徹底無望了。
“有一點無需否認,那就是李明勛對你認可度很高,援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當然,誰也不清楚這是什么原因。但是老夫并不認為李明勛會把臺南相讓于你,現在臺南是荷蘭所據,如果要換一個主人的話,那定然是合眾國。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國姓,你要想清楚,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無論是行為還是言論,都是如此”曾櫻勸說道,一邊說著,一邊把一份報紙放在了鄭成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