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希坐定之后,李為經介紹挨個介紹起來。
“陳昭夸,大城華人領袖,常年走暹羅和日本貿易。楊信,暹羅王的代理商,在大城和北大年都有不少產業,蒙達,巴達維亞華人。”
何文希雖然一個不認得,但在資料中見過,陳昭夸和楊信都是暹羅華人,也都是暹羅國王身邊的紅頂商人,暹羅這個國家在國內實行薩卡迪納制度,這個制度把泰族人分為三六九等,然后規定擁有不同的土地,也把人固定在土地之上,嚴禁自由流動,而外國人則沒有土地,因此可以在泰國內部自由的流動和交易,華人聰明能干而且能吃苦,且掌握航海技巧,很快就成為暹羅貴族的座上賓。
如今暹羅正處于巴塞通王統治時期,巴塞通王壟斷了對外貿易,國王設立倉庫,收集暹羅國內特產往外出售,而國外的商品進入暹羅,也是由國王優先挑選和購買,顯然,國王和他愚笨的手下操作不了如此復雜的貿易,所以大量委托華人。
陳昭夸與楊信都是巴塞通王的座上賓,其中楊信是巴塞通王的代理人,負責在大城為國王打理貿易,而陳昭夸則是船長,他和他麾下的華人水手,操作巴塞通王的船只,偽裝成唐船,前往日本長崎進行貿易,一內一外,控制了暹羅大半的貿易,也就荷蘭人稍稍能與之媲美。
蒙達來自巴達維亞,取了一個土著名字,卻是地道的華人,其本身聲名不顯,卻是巴達維亞上任甲必丹蘇鳴崗的女婿,蘇鳴崗在巴達維亞華人中擁有很高的威望,而且還是巴達維亞創建者,總督科恩的密友,可以說,沒有蘇鳴崗就沒有巴達維亞城。
其余華人也是來自南洋各地,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營與合眾國有關的貿易,而且在北大年有大量的不動產。
李為經盡可能的活躍氣氛,但客廳之中仍然是氣氛慘淡,原因很簡單,眾人得到北大年城內線送來的消息,北大年的女王正在組織一支三千人規模的軍隊和相當規模的艦隊,征討農集港。
“女王要求我們放下武器,開放港口和要塞,將家中妻小全部送往北大年城。”李為經開口說道,這幾乎相當于最后通牒。
原因大家都明白,北大年的女王得到消息,中華合眾國已經組織了遠征艦隊前來,女王需要確保國內的華人不會站在合眾國那邊,所以要提前解除華人武裝。
“這不可能,馬尼拉兩次屠殺已經證明,解除武裝,只有一死”年輕的蒙達錘打著桌子說道。
楊信輕咳一聲“何長官,不知合眾國的遠征軍何時趕到”
何文希道“最早二十天,最遲一個半月。”
“那就太晚了,肯定指望不上了。”楊信說道。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