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無奈搖搖頭,他很清楚,那七十多斤的產量屬于精耕細作,大規模種植肯定沒有這么高,事實上,目前永寧行政區已經開始用種植苜蓿、大豆多年的熟地種植小麥,畝產達到了一百二十多斤,這已經足夠鋪開種植了,而馬東來說的那些并不能引起商人的興趣,從澳洲運小麥到臺灣,有什么利潤呢
“東來,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李明勛吃完了飯,敲了敲桌子,提醒道。
馬東來的聲音戛然而止,說道“經濟作物,第一個便是棉花”
“我們在澳洲試種了棉花,發現那里的土壤和氣候特別適合,沒有霜凍期讓棉花的產量很高,而且據我所知,國內目前依舊沒有一個成熟的棉花產地”馬東來說道。
事實正是如此,目前合眾國沒有充足的棉制品來源,主要的來源是印度棉布、崇明走私和自產,印度棉布經過馬六甲海峽,受到印度商人、英國人的盤剝和荷蘭的高稅率,崇明走私的棉制品數量有限,而且隨著滿清在長江打造重型槳帆船艦隊,失去崇明棉花是時間問題,其次便是自產,合眾國利用從葡萄牙和西班牙二者購買的巴西棉種進行培育,希望獲得一種在呂宋、北大年可以推廣種植的棉花,但這個過程很艱難,一直沒有取得成功。
目前來說,國內的紡織業主要毛紡織、麻纖維紡織和絲織三種行業,絲織品是奢侈品,無法推廣,而毛紡織和麻紡織以臺灣為界分區,北面是毛紡織,南面是麻紡織,畢竟南洋炎熱,無法穿呢絨制品的,而永寧苦寒,麻制品只能夏季使用,目前來說,能滿足夏冬兩季使用的紡織品唯有棉制品。
更重要的是,缺乏合理的棉花產地,制約著合眾國發展,李明勛很清楚,工業革命起源于紡織業,特別是棉紡織業并不是偶然的,如果在棉紡織業沒有突破,合眾國終究是邁不出那一步。
“棉花和羊毛,這兩樣足夠支撐起一片殖民地的發展了”李明勛點點頭,笑問道“你急匆匆的趕到我的身邊,一定是尋求支持的,說罷,你想要什么,奴隸楊莽去年向我要一萬個呂宋奴隸,可惜,他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你呢,要多少”李明勛問道。
馬東來堅定的搖搖頭“閣下,澳洲確實需要人,但不缺奴隸,如果缺我們可以自己去抓捕,我們需要的人,農民、牧民和士兵,這才是我們急需的三種人,至于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可惜的是,這受限于船只”
李明勛扔給馬東來一份報告說道“這個冬季,航運部可以派遣兩艘笛型船和四艘亞哈特商船作為移民船,這是所有可以派遣的船只了,當然,如果你認為福船、廣船這類船只也可以的話,我可以再調配一些。”
馬東來選擇搖頭,澳洲航線他走了一個來回,深切知道這條航線的危險,中國式的帆船很難跨越半個地球遠航,即便是經過了歐式舵和軟帆改造的也是危險性極大,他很清楚,如果第一波移民就產生巨大的損失,這會極大降低國內對澳洲的支持。
“那我們需要的人呢”馬東來問道。
李明勛點了點地圖,說道“東來,我們會在山東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會獲得很多流放犯,也會得到許多自由移民,你可以先掛職在移民局里,我可以保證,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人,數量嘛,暫定一千人,對了,我可以批給你十萬兩白銀作為經費,流放犯還好說,普通移民的話,還是要靠利誘的”
說著,李明勛批下了一個條子遞給了馬東來,馬東來看了一眼,這部分錢是從統帥部戰爭經費和安全局預算中出,顯然,這部分錢僅僅需要元老院知曉就可以了,無需全面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