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招商引資和充實人口,李為經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他希望放寬宗教和民族限制,吸引來自阿拉伯和印度的移民,以至于親自編寫了一個報告書,準備向臺北呈遞,顯然,他也希望得到何文希的簽字,但何文希斷然拒絕了。
“李為經,你不要忘了,你已經是合眾國的行政長官了,不要滿腦子只有經濟和貿易,你要懂得政治,學習政治,如果你去宗教局在大本營的辦公樓,就會在大堂看到最高元首親手書寫的箴言寧可國土荒蕪,不為異族染指,寧肯國民墮落,不為邪教愚昧”何文希拉開了與李為經的距離,用最強硬的語言告知其處于危險的境地。
李為經當場愣住了,他沒想到何文希會有如此反應,何文希無奈搖搖頭“李兄,去臺北進修一下,你的思想現在很危險,如果你解決移民問題,那就去呂宋學習一下,林謙閣下最懂得移民局的規則和標準,他已經為呂宋爭取了更多的移民。”
“最后再給你一個忠告,不要以為國土、國民與經濟是行政區的所有考核標準,如果你不能與主流思想融合,不能與元老會擁有相同的政治觀念的話,即便有一天北大年成為一級行政區,你也不會步入元老院。”何文希鄭重說道,離開了官邸。
在北大年,何文希只停留了三日,三天時間里,何文希一直在港口監督貨物流轉,兩支船隊調整了貨物分配,把官倉里的貨物運送上船,然后在三天后凜冽的北風中揚帆南下。
混編貿易船隊組成了兩列縱隊,從淡馬錫海峽新加坡海峽進入了馬六甲海峽,這里已經是位于赤道無風帶南北緯五度之間,但是因為馬來半島和東北季風的緣故,并非絕對無風,只是風力偏弱,長達一百多公里的淡馬錫海峽,混編貿易船隊走了近三天時間,航速很少超過三節,更可怕的是,附近出沒著各類海盜,在這個多霧的季節,駕駛劃槳船和三角帆船的海盜也很難判斷混編貿易船隊的規模和實力,往往飛蛾撲火一樣撞上來,在堅固的舷墻和成排的槍炮面前撞的粉碎。
進入馬六甲海峽,同樣如此,風力仍舊偏弱,因為風力弱,導致多雨霧天氣,為了得到風力相助,混編貿易船隊成一列縱隊,靠近馬來半島航行,以獲得更強勁的陸地風,但航速仍然沒有超過三節,海峽內層出不窮的海盜和密布的島礁一樣危險,期間兩艘荷蘭縱帆船靠上來,檢查了混編貿易船隊的馬六甲特許通行證,并熱情的邀請這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前往馬六甲港停泊,卻被拒絕了。
馬六甲被荷蘭人統治了數年,隨著貿易地位下降,早已荒廢了,雖然合眾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幾次聯合挑戰,但馬六甲海峽仍然為荷蘭人壟斷,除了荷蘭人之外,只有英國東印度公司、合眾國遠洋航運公司可以無限制購買通行權限,而印度的特權商人和合眾國幾個有實力的公司則擁有有限的購買權限,巴達維亞成為了印度洋與東亞的貿易中心,馬六甲城不再有來自東方的瓷器、絲綢和香料,所以經過此地的阿拉伯和印度商船只會在馬六甲補給食水,而混編貿易船隊選擇在合眾國唯一面向印度洋的港口玻璃港補給。
馬六甲印度阿拉伯海近乎是一條西北東南航線,而印度洋冬季是東北信風,夏季是西南季風,風向與航線形成十字形,如此,風永遠是從側舷吹來,所以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可以在任何時節駕船來往于這條航線,當然,大部分時候,他們都會冬季南下,夏季返回,因為冬季可以在巴達維亞購買到同樣南下的中國商品。
馬六甲海峽是一個繁忙的水道,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商船,屬于不同的國家和商團,許多船只希望與貿易船隊一道航行,以抗拒此地的海盜,而何文希非常慷慨的同意了。
玻璃港還是一個小港口,只有木質棧橋,但附近的凌家衛島是很好的避風處,貿易船隊把抓到的海盜一股腦扔給本地的開拓團做奴隸,開始進行補給,新鮮的肉食和蔬菜以及干凈的水被送到了船上,貿易船隊再次起航,下一個目的地就是葡萄牙人在東方的統治核心果阿。
而在前往果阿的航線上,貿易船隊遭遇了一支由十二艘主力艦和武裝蓋倫組成的艦隊,這支艦隊高懸的旗幟向眾人昭示,它們屬于荷蘭東印度公司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