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軒說到“阿海你說的沒錯,但是如何利用朝鮮的資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對我們合眾國來說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我們在朝鮮不是支持一場軍事政變,而是支持一場革命。
我們理想中的朝鮮王國是應該是一個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資源分配更為平等的國家,只有這樣一個國家才能迸發出足夠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去支持我們的事業,同樣他也可以成為共和國商人最愛的市場和原材料產地,但是,這并非朝鮮任何一派的官員所希望看到的,在這個規劃中,我們在朝鮮沒有任何的盟友。”
“師傅可是從長遠考慮。”他還爭辯道。
李明勛盯著自己最得意徒弟的臉,打斷了他的話,說“阿海,從長遠考慮一個必然會帶來麻煩的朝鮮王國,遠遠不如一個屬于中華合眾國的朝鮮行政長官區,你明白了嗎“
阿海的眼睛瞬間瞪大,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的短視,雖然他的每一句話都會加上一句從長遠考慮,但是卻每次都把利益放于眼前。
是啊,一個由朝鮮人控制的朝鮮再怎么支持,也不如一個合眾國控制的朝鮮。
朝鮮是一個擁有800萬人口的國家,一個受中華文明圈影響深遠的王朝,一個以漢語漢字為官方語言和文字的政權,一個把中國視為先進強盛和文明代名詞的文化圈子。在這個時代要吞并這樣一個對中華文明有強烈歸屬感的國家,那尚未完全覺醒的民族意識并不是一個問題,相反真正的阻礙還在于這個國家現有的特權階層,無論他們屬于親清派還是忠明派。
“師傅,我明白了,我會處理好朝鮮的一切事務的。”阿海說道。
李文勛留下阿海吃了一次中午飯,并且把他那些要帶走的繩結黨黨成員一起請來,在午餐上李明勛向繩結黨交代和與他們探討了一些關于朝鮮、永寧行政長官區、日本乃至于俄羅斯、滿清之類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會最終落成文字,交到眾人的手中。
而在第二天的一早,一群人乘坐藍鯨號武裝運輸船北上濟州島,藍鯨號就是幾年前從關島海域搶來的那一艘馬尼拉大帆船,在其投入使用之后,接連承擔為永寧行政長官區運送移民的任務,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這艘船的使用壽命也到達極限,因此在海參崴造船廠進行了重建工作。
那也是海參崴海軍造船廠第一次接觸如此大的武裝船只,其實南京號的重建工作,進行得非常徹底,整個船體的八成的材料都被更換,海參崴海軍造船廠為它了新的龍骨、肋材以及改進了艙室,桅桿的數量也從四根變成了三根。重建后的藍鯨號,擁有一千六百噸左右的滿載排水量。
在濟州新建設不久的軍管會行政大樓之中,阿海見到了來自朝鮮王國的盟友代表,忠明派的代表是崔明吉的弟弟崔晚吉,而咸鏡道沈藩的代表則是水軍大將林慶業。
兩個代表顯得都非常急迫,因為維持朝鮮王國唯一穩定的因素,朝鮮王李倧已經病入膏肓,他的生命隨時可能失去,而最樂觀的估計,也不會超過今年。因此,朝鮮王國的盟友們迫切需要得到合眾國的支持。
由此忠明派與咸鏡道沈藩最終形成了反清派,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派別,夾雜了各類存在利益糾葛的官僚、勛臣和藩鎮,身處漢京之中的崔鳴吉臨時成為了反清派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