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達海清楚索尼的意思,那肯定是一支自己對付不了的軍隊,當初入朝伏擊林慶業,滿達海僅僅帶了五千人,其中兩千滿洲精銳和三千蒙古兵,蒙古兵已經遏必隆帶著去討伐北方的沈藩了,索尼來漢京的時候帶來了兩千兵馬,其中來源復雜,吳三桂的藩下兵、組織起來的包衣兵、來自北方野蠻部落的蠻兵,還有四百個關外旗營兵,索尼帶這些人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朝鮮局勢,也為了更有效率的抄家。
“要么主動出擊,要么撤退”滿達海說道。
索尼點點頭表示支持滿達海的分析,但沒有做出選擇,兩個人都很清楚,無論是遙遠的北京還是攝政王坐鎮的盛京,都不會再大規模的派遣支援來了。
皇帝親征遼東的時候就已經動員了外藩蒙古,滿清內部的兵力已經調遣殆盡,按照多爾袞的計劃,必須等開春之后才會有新的軍隊開赴朝鮮,這支生力軍來自京城,更精確的說來自山西,原因很簡單,由姜鑲發動的大同之變已經被撲滅,阿濟格、博洛和鰲拜率領的清軍和包衣兵攻下了大同城,姜鑲被族誅,山西所有叛亂的城市大多投降或攻克,如今正在進行收尾,山西戰場平定后,博洛會率領部分兵馬支持陜西,而包衣兵則前往遼東,多爾袞把新抬旗包衣的份地放在了遼東,而且授權他們在山西就地抓奴才,其余沒有被抬旗的,也會前來遼東。
開春之后,有了包衣兵的加入,遼東才能不受島夷的海上威脅,繼而派遣士卒征伐朝鮮。
但那是三個月甚至四個月后的事情,擺在滿達海面前的是后撤等待援軍,還是前出忠州,在敵援尚未趕到之前,打敗那支島夷前鋒,以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
對于主子們之間的猶豫,無論是朝鮮王還是金自點不敢說話,最終還是身為親王的滿大海拍板,前出忠州御敵。
滿達海一方面傳令遏必隆撤軍,僅僅留下部分朝鮮兵防守,以防止沈藩南下,其余精兵匯聚漢京,并且命令朝鮮八道的兵馬集中漢京,滿達海已經決定了,不打則已,打便是要孤注一擲。
十二月底的時候,滿達海湊出了一支兩萬兩千人規模的軍隊,尚未開赴忠州,烏穆已經率領前鋒進入了京畿道,此時的前鋒已經得到了后方的支援,烏穆得到了六千人的支援,其中兩千人是河原田隊的治安軍,另外四千則是來自永寧行政長官區的步隊,各類開拓營、守備隊夾雜其中,番號駁雜。
更讓烏穆興奮的是,他得到了一個炮兵營的支援,這是全陸軍唯一一個飛騎炮營,又名為乘騎炮,采用的是陸軍四磅野戰銅炮,在兩輪炮車之前加了一個前車,火炮掛在前車上,炮口朝下,由六匹駑馬拖拽,此外還有四輪彈藥車隨行,與普通的野戰炮不同,飛騎炮營全體成員,不分軍官士兵全員騎馬,飛騎炮營有四個中隊,一共二十四門四磅炮,包括軍官、炮手、憲兵、馭手、馬夫、鐵匠,一共一千四百多人。
在合眾國軍所有的炮兵隊伍中,只有飛騎炮營能夠支援騎兵部隊作戰。
小年夜,前鋒大軍抵達了漢京南四十里處,斥候與蒙古騎兵發生了沖突,除去留守的部隊,烏穆此時麾下士卒數量超過一萬一千人,幾乎相當于對手的一半,軍中沒有跟役,烏穆一路疾馳行軍,目的是速戰速決。
小年夜的第二天,雙方在寬闊的漢江平原上相遇,滿達海與烏穆幾乎在同一時刻命令全軍展開,在清朝聯軍準備修筑大營的時候,合眾國軍已經完全展開并發起攻擊,烏穆公告全軍擊敗滿清兵,漢京過大年
因為滿洲兵騎兵多,步卒少,所以清軍大營中,朝鮮御營廳士兵占據了中軍,兩翼是滿洲騎兵和蒙古騎兵,平坦的地面很適合騎兵作戰,而御營廳中數量較多的鳥銃手則更容易穩固防御。
合眾國軍的布陣同樣如此,騎兵兩翼,步兵在中間,率先發起攻擊的是飛騎炮營,在觀察到清軍之中火炮極少,而且多是低劣的鍛鐵炮、佛郎機之后,飛騎炮營全員展開,在一千名騎兵的掩護下,飛騎炮營從大陣右翼突進到了戰場正面,在距離敵陣約么四百米的位置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