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開始之后,東印度公司也在南洋各地扣押了一些中國船只,但因為是北風季節開戰,船只不多,東印度公司手中的人質也就一兩百人,但在巴達維亞經商的中國人不少,但加在一起,也不過四百人不到,但巴達維亞等幾個據點,有大量的華人存在,僅僅是巴達維亞一地就有四萬多人,尤其是最近幾年,大陸局勢敗壞,來巴達維亞的華人數量激增。
如果雙方進行對等的屠殺,那合眾國無疑是要吃虧的,但范迪門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屠殺意味著不死不休,而雙方都無意拼個你死我活,所以這更像是作秀。
“不要為此生氣,馬里恩,中國人在呂宋對西班牙人的報復就已經展示了自己的底線,而自認為文明國家的我們也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屠殺,馬里恩請你告訴巴達維亞的公民和宗教團體,不要試圖激起民變以進行排華和反華,除非他們愿意放棄在東印度群島的一切。”范迪門再次提醒道。
馬里恩選擇了沉默,范迪門看向科隆“按你所說,外交交涉已經無效了嗎對于戰爭的起因,中國人是如何答復的呢”
科隆說道“中國人的答復是,他們在南非確實與西印度公司的緝私船發生了沖突,但是他們聲稱,是西印度公司的緝私船攻擊他們的巡邏船和武裝貿易船,他們才出手擊沉并俘獲了我們的船員,中國人聲稱,他們按照本國的法律進行了抓捕和審判,做出的判決是流放。”
“可是在宣戰之前,我們并沒有交涉這件事。”馬里恩道。
“我在臺北進行外交交涉的時候,他們沒有提及這件事,反而責難于我,沒有理會其外交照會。”科隆耳朵發燙,申辯道。
這話說的也接近事實,因為宣戰是李明勛的決策,所以林河故意耍了一個手段,在科隆避而不見的時候交涉這件事,就造成了是科隆故意躲著不談,造成了宣戰的惡劣后果。
“假如我們。”馬里恩看向科隆,發難起來,范迪門敲了敲桌子“沒有假如,馬里恩,一切的一切,你,我,還有在座的所有人都知曉。”
正如宣戰是李明勛的預謀一樣,在南非挑釁也是東印度公司的預謀,那個時候,范迪門等不知道緝私船員真正的下落,就算是知道,也會選擇無視,畢竟,那只是一個理由罷了。
科隆連忙轉移話題說道“他們把緝私船員流放到了澳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荷蘭,就是巴達維亞南方那塊廣袤的大陸,是的,諸位,你們不用這樣看著我,在過去的幾年里,他們就是在開發新荷蘭,并且瞞住了所有人,根據推測,那也是中國人黃金的主產地,狡猾的中國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或許可以趁著這次戰爭,奪取中國人在澳洲的殖民地和黃金產區”一個委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