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八月五日凌晨的這場遭遇戰,最終造成了四百二十多人的荷蘭士兵死亡,統計數據源于巴達維亞艦隊的的派遣數目和巡護艦隊俘虜的數量之間的差額,實際上,巡護艦隊僅僅撈起了不足百具的尸體,還有七十多位俘虜,給這支突擊隊給大艦隊造成的損失僅僅是燒掉了金星號。
實際上,金星號并未完全焚毀,如果靠近合眾國的港口,這艘船還可以搶救回去,其保存完好的水下船殼還能改造為倉庫船、兵船使用,只不過這里是爪哇海,距離港口實在是太遠了,只得被放棄,金星號上二百四十名官兵最終活下來了一百三十多人,大部分是為了配合巡護艦隊戰術,躲底艙被濃煙悶死的,金星號的船長得以存活唯一讓他欣慰的是,他的座艦不是爪哇海戰中第一艘沉沒的軍艦,但這個消息卻讓李明勛感覺不到任何一絲欣慰。
突擊巴達維亞艦隊錨泊地的突擊隊在寅時初刻就發出了信號火箭,不僅時間提前了許多,而且信號火箭也與預定的支援掩護信號不同,突擊隊發出的是請求通訊的火箭,接到訊號的高明義派遣了一艘速度最快的護衛艦前去,而在青龍號上,李明勛看到了巴達維亞艦隊在夜空中留下的四團火炬,他倍感欣慰,這意味著突擊隊至少解決了四艘荷蘭艦船,但是隨著通訊船返回,且天色將亮,李明勛才發現他完全錯了。
首先,位于錨泊地最東面的麒麟艦隊發現了錨泊地東南方向有船只正在沉沒,而且不止一艘,而突擊隊帶來的消息是,那四艘荷蘭船并非其毀損的,而是荷蘭人自己焚毀的。
一時間,大艦隊司令部都有些蒙圈,一樁樁一件件都超出了參謀們的預料。
最終,是巡護艦隊司令帶來了準確的消息,這廝并非有先見之明,而是直接拷掠了俘獲的荷蘭突擊隊員,并且把所得情報送往了青龍號。
巡護艦隊的通訊官指著地圖解釋道“按照荷蘭軍官所說,昨晚巴達維亞艦隊在天黑之后調整了錨泊點,他們利用一些破木板和水桶安放了燈火,讓我們以為他們的錨泊地在我們正西方向,實際上他們在前半夜就對全艦隊實行了燈火管制,慢慢把錨泊地轉移到了我們的西北方向,而目的就是趁夜突襲大艦隊,哈魯斯派遣的是兩支突擊隊,一支是被金星號阻攔的帆艇隊,一共三十二艘小艇,五百余人,這只是佯攻,而另外一支則是火攻船,也就是昨天白日一支沒有參戰的那支縱帆船艦隊。
哈魯斯的計劃是,利用帆艇隊襲擊我們的錨泊地,吸引全艦隊的注意力,然后讓火攻船作為主攻,他們的主力艦隊則在寅時中開始突擊,爭取天亮趕到戰場,與大艦隊混戰,只是帆艇隊被金星號撞破了,而火攻船也出了意外,至少帆艇隊一直沒有發現火攻船的蹤跡。”
西蒙斯解釋道“應該火攻船發生了碰撞,而且也與天氣有關,昨晚子時的時候,不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風嗎,這讓火攻船失期,我派遣過去的偵查船回報,東南方向沉沒的都是縱帆船,飄有大量的油桶,肯定是火攻船,而潛水員稱,一共有四艘船沉沒,四艘船糾葛在了一起,且船壁有碰撞痕跡。”
其實,西蒙斯猜測的已經非常準確了,昨晚,哈魯斯派遣了十二艘火攻船繞行突擊,未免被發現,一直執行嚴格的燈火管制,只開領航燈,以免碰撞,但是進入戰區之后,火攻船發現,大艦隊的錨泊地散的很開,加上警戒船的視野交叉,就算開領航燈都可能被發現,于是命令關閉所有燈火,子時的一陣無風天氣讓火攻船遭遇了第一個意外,沒有風就失去了動力,隨波逐流的船只發生了擦碰,好不容易出現了風,帆艇隊確實在警戒鏈處就與大艦隊交火,連續的意外讓火攻船的指揮官失去了信心,下令撤退。
撤退更是意外頻仍,無法開燈的船隊發生了劇烈的碰撞,四艘船糾纏在了一起,船上的借機叛亂的土著與荷蘭水手發生了交火,讓指揮官以為行跡敗露,更是著急撤退,不得已放棄了四艘縱帆船,將之鑿沉,這四艘船才是爪哇海戰第一批沉沒的船只。
而在帆艇隊失利,火攻船沒有進攻的情況下,準備突擊錨泊地的巴達維亞艦隊知道沒有了機會,索性轉向離開,由于凌晨的多霧的天氣,大艦隊暫時沒有發現其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