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乘坐臺灣號戰列艦與新近組建的印度洋艦隊出發,前往馬六甲海峽方向,印度洋艦隊以李北極為艦隊司令,母港位于檳城,暫時只負責維護亭可馬里到檳城之間的航線安全,這支艦隊擁有臺灣號與呂宋號兩艘戰列艦,臺北號在內的四艘重巡,以及六艘三桅護衛艦,是除了駐扎基隆的大艦隊之外的最強艦隊。
西南季風已經初見端倪,艦隊沿著蘇門答臘島東海岸北上,借助陸地風穿越赤道無風帶,只是在淡馬錫一帶,李明勛選擇了下船,由李北極繼續率領艦隊北上,李北極乘坐小艇登陸了后世的新加坡島,而這里已經建設了一個小型軍港和城鎮,被叫做獅城,合眾國的馬六甲艦隊的一部駐扎在這里。
因為馬六甲大部分位于赤道無風帶,而本地又有諸多海盜,在掌握了這條海峽之后,李明勛授權海軍組建了馬六甲艦隊,這支艦隊一共有大小船只三十二艘,作為主力的是十二艘加列槳帆船,這支艦隊將與檳城海岸警備隊一起,維護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其主要作戰目標還是那些海盜。
在獅城,李明勛換乘了加列船北上檳城,沿途就超越了在赤道無風帶打轉轉的印度洋艦隊,抵達檳城之后,看到的是一個忙碌的港口,這座位于馬來半島西海岸的島嶼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中荷戰爭結束的消息傳達到印度洋周邊之后,大量來自波斯、奧斯曼和南亞各國的船只出現在這個新近崛起的自由港,為檳城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檳城剛剛落成的行政大樓里,李明勛見到了何良燾,這座自由港就是由他負責全盤設計,而李明勛給出的自由度很高,檳城的一切建設標準都要與臺北相當,最終的事實證明,這一切并沒有錯,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檳城一直都是馬六甲周邊唯一的經濟中心。
作為一個自由港,檳城并不只是不收取海關稅那么簡單,這里的政策都有較大的寬容度,特別是合眾國那一直被外界詬病的宗教制度,檳城在城建設計圖上已經設計了兩座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寺廟,至于中國人信仰的土地廟、佛寺和媽祖廟更是不少,這是元老院給檳城特許的政策,要知道,在合眾國其他領地上,只有當地的信徒達到一定數量才會建造相應的宗教場所。
但是合眾國宗教自主自辦的原則依舊被徹底的貫徹,這里的任何一種宗教都不被允許與外國所謂的圣地產生聯系,也不允許宗教團體開辦宗教學校,參與政務,但無論如何,已經是相對寬松了。
借助中荷戰爭,李明勛為檳城劃撥了上百萬的建造經費和三萬名精壯奴隸,這也是唯一一種強力支援地方建設的方式,國內的商人已經感知到了合眾國在檳城的決心,紛紛涌入這個新興的城市,各類民營的產業方興未艾,或許只需要幾年時間,這座城市將會崛起成一個不亞于臺北經濟中心。
如今的檳城處于初建階段,可謂是臟亂差,這里甚至找不出一間符合李明勛身份的臥室,就連本地的行政長官都暫時居住在辦公室里,諸多行政機構索性安置在戰爭中俘獲的一些荷蘭船只上,李明勛只得下榻在了趕來的臺灣號戰列艦上,但是李北極規劃了一次前往亭可馬里的航行任務,所以李明勛也居住不了多久。
“亭可馬里傳來的消息,當地的土著并不馴服,葡萄牙人占領錫蘭強迫本地百姓信仰天主教,荷蘭人到來又強迫信仰新教,都是引起了腥風血雨,我們也無法避免,所以由北極兼任亭可馬里長官,盡可能的先穩住局面。
林河,你與北極一起去,荷蘭人如今在于英國人開戰,為了增強力量謀求與葡萄牙在東方停戰,馬特索爾科希望我們能夠居中斡旋,我認為這件事一件好事,可以讓荷蘭人集中力量打壓英國東印度公司。”李明勛坐在臺北號的作戰室里,對二人說道。
林河微微一笑“能挑起殖民者之間內斗的都是好事,最近這些年,我們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明爭暗斗,倒是讓英國人占了便宜。”
李明勛贊許的點點頭,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進行安靜的貿易,其在馬德拉斯修筑圣喬治堡,正式開拓了第一塊殖民地,并把總部遷移了過去,殖民漸漸取得貿易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主要政策,這一點,合眾國上下都充滿了警惕,畢竟誰也不希望再出現一個類似荷蘭東印度公司那樣一個強大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