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回京之后,因為兩廣戰敗,加上宗室壓力過大,被削爵戴罪,博洛不甘,憂憤而死,但索尼很清楚,博洛在兩廣之戰中并未有什么巨大過失,兩廣之敗,一來是盟軍之強超出了滿清所預料,二來三漢藩跋扈自雄,特別是戰爭后期,完全不聽博洛所言,退居廣州,困守孤城。
但如此戰敗,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從未有過,以往雖然在戰場上折損宗親王爺,但多是折將而不折兵,這一次,一下損折了近十萬兵馬,沒有個人戰出來負責是不可能的。
福臨問道“索尼,依你之見,島夷下一步將會如何,湘、贛、閩三地,何處危險”
索尼道“奴才以為,近期島夷不會出擊三省,實際上,島夷在兩廣之戰后,大力進攻,粵省邊境,旨在攻勢防御,擴大縱深而已,與大清作戰,其在兩廣更具優勢,進入內陸反倒是劣勢,因此,島夷下一步將插手云貴之事,整合西南的朱明力量。”
“是了,朕也是這般想的,若是三省無恙,那戰場還是在云貴與閩浙兩地,你認為,趁此機會,我大清攻略何處為好”福臨問。
索尼當即說道“當然是西南皇上,安親王進攻舟山毀譽參半,雖說完全是鄭氏作怪,但舟山之地孤懸海外,我大清便是消滅海寇,還有東番島夷再,想要東南安靖,毫無可能,倒是西南,偽明秦藩與島夷不睦已久,正是我大清綏靖西南良機,若我大清趁機攻占云貴,則對島夷形成三面夾擊。”
“西南山高林密,陰濕多雨,我大清鐵騎施展不開,著實難以蕩平。”福臨不免有些為難。
“皇上一語中的,但從另一方面講,云貴之地亦非東番所長,東番軍隊所仗無非是銃炮之利,步兵大陣,火炮沉重,步兵大陣亦需要戰場施展,野地浪戰難有敵手,但山川之地,也難發揮威力,云貴之交通,多沿河、夾谷地形,左右不相顧,兩翼無法掩護,須得齊頭并進,也正因如此,重兵集團難以展開,需多股精兵協同出發,島夷與李寇如今在兩廣,做不到面面俱到,相對東南沿海,我大清軍在西南更有優勢。
其二,島夷強于兵精,我大清強于軍盛。攻略西南,我大清完全可以從四川到福建的數千里戰線上進攻,讓島夷首尾不相顧,此時精銳與否不重要,關鍵在于兵力多寡,而這正是我大清優勢之所在。
其三,西南有洪承疇經略之五省大軍,十余萬人,縱然主動進攻兵力不足,但只需在中原、西北調遣,輔之以內廷之兵,也就是了。而安親王麾下兵馬不多,若以東南為主要方向,則需要調遣北方精兵,豈不是再給島夷寇掠山東、遼東的機會嗎”索尼借助著那副新式的地圖,頭頭是道的分析著。
“以你所見,還是主攻西南為好”福臨問道。
索尼道“奴才正是這般想的。”
福臨點頭道“洪承疇上書也這般說,只是自我大清入關以來,海患日益嚴重,魯逆方休,又有鄭氏作亂,而島夷在北洋一帶盤亙不去,更是腹心之患。”
索尼嘆息一聲“島夷強于舟楫,非一時一刻所能解決,本以為安親王督辦水師,可滅島夷于海外,但舟山一戰,方才醒覺,海上作戰,外海與沿岸兩不相同,安親王編練水師,可戰沿岸,卻不能進入外海,島夷依舊是來去自如。奴才有兩策,可紓解海患。”
福臨連忙說道“快快說來,來人,來人,賜座。”
索尼坐定之后,說道“海患之首尚在島夷,然島夷實力尚弱,又大力介入兩廣西南戰事,想來再無資源投射北洋,近些年暫且不需考慮,除卻島夷之外,最猖獗者便是鄭成功,鄭成功如今占據舟山,劫掠閩粵,對其戰不如對其封鎖,多爾袞攝政之時,曾在朝鮮試行遷界禁海,效果顯著,不如在東南也遷界禁海,令鄭氏不得兵民錢米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