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清軍來攻,氣勢洶洶,你們準備如何應戰”李明勛問道,從福建之戰開始,他已經開始把指揮權下放,讓東南和北洋兩大戰區司令真正的發揮作用,因此統帥部中大量經驗豐富的參謀人員直接下放到戰區司令部。
“我們的計劃是在衢州府收縮,層層抵抗,以守住仙霞關為底線,從溫州方向北上,與清軍對攻。”烏穆說道。
整個夏季,陸軍的主力都是在衢州,意圖是奪取金衢盆地,然后利用千里崗山脈和會稽山埋的狹小山路來阻擋來自江南和浙西的攻擊,然后再吞并浙東各州府,可是關鍵是,一整個夏季,大軍都是無法奪取金華,只能在廣袤的盆地之中進行鏖戰。
烏穆的計劃西守東攻,避實就虛之計,原因很簡單,別說清軍已經破壞了金衢盆地的農業生產,就算沒有,衢州的大軍也要通過仙霞關從福州獲得物資補給,從衢州到福建境內的浦城,沿途三百多里,完全沒有水運條件,特別是仙霞嶺南北長達百里的山路,更是連馬車都無法使用,只靠人抗馬馱的話,是無法支應數萬大軍在前線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而清軍則完全不同,通過錢塘江水系,清軍的補給完全可以從下游直接運送到金華、衢州,補給非常方便。
按照東南戰區司令部的規劃,留守少量的精銳騎兵和山地旅防守衢州到仙霞嶺,然后主力從溫州北上進攻,占領沿海的州府,迫使清軍分兵,在整個浙東打大規模的混戰。
顯然,烏穆仍然是那個沖勁十足的合中國式將領,戰必究得失,賠本便是失敗在合眾國短短的戰史之中,這都是是否應戰的一個準則,因為合眾國相對滿清來說很弱,輸不起任何一場大戰,所以打仗都是錙銖必較,因此,在大陸作戰,長久以來就是搶一把便跑的節奏,一直到兩廣會戰之后,合眾國全力經略大陸,此時錙銖必較是不可能了,搶一把便跑也是過眼云煙,這個時候勝敗已經不由賺與賠決斷了,而是由光復城池數量和敵我損傷對比來看,后者從來不是問題,而前者則已經成為大陸作戰的怨念,無論在戰斗中殲滅多少敵人,只要丟失了地盤便是失敗,因為烏穆才有了對攻的打算,衢州丟了也就丟了,大不了在沿海再找回面子來。
“做事不要太計較眼前的得失,莫要為撿芝麻,而丟了西瓜。”李明勛搖搖頭,對于烏穆的計劃并不感冒。
如今福建在清剿地方,本身就需要兵力支持,如果在浙南再打大規模的混戰,投入將是巨大的,更何況,東南戰區第一次開戰便是奪去了閩浙十二個州府,這一次規模不亞于上一次,卻最多能奪占兩三個府,還要丟掉衢州府,簡直就是不可想象。
聽完了李明勛的解釋,烏穆眉頭微皺“那您的意思是”
“審慎開戰,控制戰斗規模,能不打就不打。”李明勛認真看向自己的愛將。
。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