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對鄭藩突襲長江并不感到樂觀,雖然清軍在江南的兵馬不多,艦隊也多集中在杭州灣之中,但閩浙和湖廣甚至于山東,都可以通過水路快速支援江南,李明勛也很懷疑鄭藩的作戰能力,在李明勛成為盟軍統帥后,向舟山派遣了部分軍隊觀察團,而觀察團的結論是,鄭藩大部分軍隊陸地作戰能力只相當于清軍中駐防汛地的綠營,這幾乎是就是東方戰場上戰斗力最低的軍隊了,好在其水戰能力不弱,這些年在杭州灣和舟山一帶,與岳樂麾下的各路水師打的有來有回。
統帥部以支援盟軍的名義給鄭藩送去米糧三萬石,白銀四萬兩,還有上百艘適合內河作戰的舢板船,江南艦隊一百噸以下的劃槳船,無論快蟹、長龍還是舢板,都交給了鄭藩,這也是釋放了一個信號,一旦鄭藩失敗,合眾國可沒有辦法從江南這片泥潭中把鄭成功拉出來。
饒是如此,合眾國還是在陸地上有所佯動,以備不測。
永歷十二年,十一月末,趙三刀代表合眾國押送軍需物資抵達舟山港,如今的舟山港,桅桿如林,船只充塞,趙三刀趕到的時候,港口正有上千人來回奔波,擔土筑臺,一問才知道,這是鄭成功下的命令,筑臺祭天。
而趙三刀所見,從駐守各島嶼匯聚而來的船上,到處可見嬉鬧的孩童和穿紅戴綠的女人,趙三刀臉色微變“到底是元首睿智,竟然真有這般蠢事。”
“將軍在說什么”引導趙三刀下船的鄭藩使者問道。
趙三刀問“戰船之上,怎生還要女眷”
那使者不無驕傲的說道“延平王諭令,搬眷隨征延平王統帥大軍,北伐丑虜,肅靖中國,以建大業,想我鄭藩兵馬,出征在外常有家為念,特令官兵載家屬隨征,他日攻下江南,士兵便可永鎮京畿。”
趙三刀滿臉詫異“軍卒可肯”
“哈哈,我舟山官兵遠征,不無內顧,攜眷而行,自然樂從。”使者高聲說道。
趙三刀怒道“軍中有婦,士氣不揚,這點道理,延平王豈會不懂”
說罷,趙三刀前往面前鄭成功,那使者看了一眼趙三刀道“果不出諸上官所料,這些東番賊子,就是怕我大明攻入長江,占據江南膏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