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刀率領海軍江南艦隊直撲杭州灣,先是突襲了清軍駐守瀝海一帶的錨泊地,但也只是摧毀了兩艘加列船,而明軍一部在定海登陸,因為遷界禁海,定海此時只有駐防的一部綠營,剛剛補充而來,鄭軍上岸,綠營或投降或逃竄,鄭藩的內河艦隊沿著甬江逆流而上,直撲寧波府城,惹的清軍四面來源,于此同時,舟山明軍各部近九萬,已經分乘大小船只兩千余艘分三路進軍長江,在泗礁山一帶錨泊等候潮汐,期待一潮而至。
鄭藩在舟山發展這么些年,還是有些家底的,雖然不如原本歷史上十余萬人涌入長江,但江南清軍更為勢弱,這一次,老天爺沒有刁難明軍,順著潮水進入長江航道,也無暴風驟雨,相反,北風吹拂之下,鄭藩水師保持了最好的隊形,一時間士氣高漲,原因無他,鄭成功在出兵之前,筑臺祭天,如今航海安全,鄭藩上下全都以為得上天相助。
然而,進入長江之后,鄭藩第一次撞了墻,這一次是撞在了崇明之上,自從鄭藩入主舟山,合眾國便是盡棄崇明要塞,將崇明要塞拆掉之后,便是離開了,清軍屢屢在崇明要塞碰壁,索性仿照要塞重新修筑,使得崇明島上東有扼海城堡,西有控島縣城的局面。
崇明是海防前線,即便是支援閩浙,也從未抽調蘇松兵馬,鄭成功以為崇明唾手可得,因為崇明不過兩千守軍,實力不強,更重要的是,滿清蘇松提督馬進寶是這些年錢謙益一直運作的對象,但鄭成功和錢謙益都高看了馬進寶,這廝是送錢也要,送女人也要,講禮義廉恥也行,訴恢復中原尚可,但關鍵時候,還是不降。
馬進寶不僅命令崇明守軍堅守,本身還沿著蘇松防備明軍登陸,明軍在崇明登陸,清軍守將棄守縣城而防要塞,鄭藩動用大炮數十門,圍攻,依舊打不下這個要塞,好在清軍兵少,而鄭藩也控制了崇明全島,鄭成功用恢復江南,南京與水戰為首要,崇明要塞圍而不打,以在兵貴神速為理由,掩飾住了打不下崇明要塞的尷尬。
但正如鄭成功所說,進軍江南的首要在于攻下南京,次為水戰得勝,而水戰得勝則是一切的前提,讓鄭藩趕到興奮的是,江南分艦隊在杭州灣的軍事行動吸引了清軍最強水師遼東水師和部分江南水師戰船南下支援,而鄭藩派遣的內應在嘉興、蘇州運河航段,制造了沉船事故,鄭藩只需要消滅清軍的江南水師即可。
鎮江。
清軍江南水師提督王燝率領由十二艘加列船和大小槳帆船近百艘順流而下,凌厲的北風之下,所有戰艦落下船帆,但大風依舊吹的船帆嘩啦啦的響,鋒利的船艏擊碎水面的波濤,在船尾留下大片淡黃色的浪花。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了,鄭氏水賊可莫要遁逃了。”王燝站在船艏的炮位,看著遠處渾濁的開闊江面,內心低聲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