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與索尼出了御書房,一道出了皇宮,鰲拜問道“索大人,請留步,那倭國之事,本官怎么從未聽過。”
索尼見四下無人,便是說道“并非我有意隱瞞,實是皇上原本不作考量的,也是尼德蘭人提了一嘴,如今這形勢,倒是值得經營了。”
“哦,那準備如何經營”鰲拜問道。
索尼道“尼德蘭人意圖策劃倭國與島夷開戰,倭國本是東番商賈經營之地,若是開戰,東番必然經濟大損,而若戰事蔓延擴大,以倭國兩千多萬丁,幾十萬軍隊,能給東番當頭一喝,甚至放棄東南,退縮海上也未可知。”
鰲拜搖搖頭“索大人,據我所知,倭國曾有援助魯逆、鄭賊之過,對我大清態度素來蠻橫,如何愿意這般效力,方才大人所言,豈不是要賭上全國了。”
索尼笑了笑“倭國自然是不肯的,所以尼德蘭馬氏的意思是制造事端,引發大戰,也正是如此,此間非我大清與尼德蘭所能控制的。”
鰲拜禁不住低頭,他心里很清楚,如今執意參與針對東番的聯盟國家只有尼德蘭、大清與朝鮮王國,但問題在于,這三大勢力中,沒有一個有把握牽制合眾國的力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有所恢復,但肯定不是合眾國的對手,陸軍乏善可陳,連自保都做不到,唯一靠譜點的就是全面海盜戰術,但如果真的如索尼和馬特索爾科所計劃的,把日本弄成合眾國的政治泥潭,那就太好了,鰲拜甚至樂觀的認為,大清甚至可以借機收復所有沿海的省份。
當然,拉攏其他國家給東番找麻煩也是理所當然的,蒼蠅再少也是肉,安南、真臘都是不錯的選擇,形成一個以大清為首的封建王朝和尼德蘭為首的泰西殖民國家大聯盟,但鰲拜意識到一個問題,大清不是大明,還未曾在南洋地區建立屬于自己的朝貢體系,想要達成這個聯盟,還需要時間來籌措。
但問題在于,目前大清與南洋那些封建國家的陸地接觸已經完全消失了,當初三藩入主兩廣的時候,安南各派也曾經聯絡大清,奉立新主,但隨著兩廣戰敗,也是不了了之了。
鰲拜想到這里,忽然抱拳“索大人,你我同為先帝舊臣,為了大清利益,我鰲拜是死不足惜,日后在此間之事有所差遣,但憑索大人吩咐便是,鰲拜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索尼見鰲拜,如此,心生感慨,上一次二人如此合作還是在皇太極去世后,在盛京擁立順治的時候,那個時候多爾袞兄弟跋扈自雄,有奪位之意,二人密帶利刃上殿,擺出一副不立先帝之子便要動武的光棍樣子,才逼迫多爾袞退讓,立了福臨為皇帝,之后,因為多爾袞挑撥和觀點不同,多有嫌隙,此間大清再有為難,二人又一次站在了一起。
“鰲拜兄,哪敢這般說話,你和我終究是要大清效死的。”索尼握住鰲拜的手,潸然淚下。
還在福建的李明勛不知道滿清與荷蘭已經合作到這種地步,構筑一個巨大的聯盟,他在永歷十三年的春季依舊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這段時日李明勛只返回了臺北一次,參與了合眾國二級戰列艦君華號的入列儀式,李明勛錯過了其下水儀式,但海軍新旗艦的入列他是不能再錯過的,除此之外,李明勛一直呆在福州,期間以永歷皇帝的名義限制了鄭藩的實力。
在鄭成功開藩之下,先后設立的六部堂官等行政機構,事實上形成了東南小朝廷,如今鄭藩兵敗,在李明勛的武力壓迫之下,鄭成功只得屈服,小朝廷的框架直接取消,政令自滇京出,軍令由李明勛掌握,六部廢立之后,鄭藩的藩下地只剩下了舟山群島,李明勛授意馬吉翔,直接建了一個舟山縣,又把鄭藩的另外一塊理論上的藩地琉球進行了改制,問罪琉球王一國兩屬和求封滿清之罪,廢為庶民,改為大明琉球府,并且代管舟山縣,如此,鄭藩名義一府一縣,實際只有一縣之藩地,實力大大不如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