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肯定的答案,但是何文瑞卻很方向,浙東七個府,幾百里的縱深,加上充裕的兵力和財力,打一年不是問題,一年內,李明勛肯定是回來主持大局的,他心里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但是何文瑞很清楚,今年不大打,明年秋冬肯定是全面開戰,這是何文瑞這個準元老的權限能夠知道的,因為李明勛已經秘密頒布了擴軍法案和全國動員法案,并且在全國范圍內籌措資金,國有企業集中上繳利潤,國有銀行和重要的商業銀行在吸儲,以北國家進行貸款,元老和議員們正在研究新的征稅法案,一切都是為了明年的發動的大規模攻勢。
所有的準備中,最明顯的就是擴軍法案,主要面向陸軍,海軍陸戰隊僅僅增加一個旅,達到六個旅的規模,而陸軍卻是要擴充十個師
目前來說,合眾國擁有東南和北洋兩個戰區,兩個戰區各自擁有兩個精銳陸軍師,東南是第一和第三師,北洋是第二和第四師,除此之外,大本營成立了一個近衛師和一個近衛騎兵旅,而主力的作戰部隊中還有兩個山地旅、四個騎兵旅和三個混成旅、三個炮兵旅單位,這些加起來,也相當于兩個精銳陸軍師,而這些軍隊則構成了陸軍的所有甲等作戰單位。
而除了甲等師旅,合眾國還有乙等師旅,這些乙等師旅是由兩大戰區的義從軍擴編改制而來,其中北洋戰區的已經于去年改編完,東南戰區的今年七月前改編完。
乙等單位相對于甲等單位除了待遇不同便是編制,目前來說,除卻近衛軍之外,所有的甲等陸軍師都會有兩個乙等師配合,乙等單位中的步兵和炮兵與甲等單位近乎相同,但減少或者取消的技術和配合單位,比如騎兵、擲彈兵和獵兵是較少的,重炮營和舟橋營是沒有的。
而乙等的旅級單位更少,沒有山地旅和炮兵旅,只有兩個混成旅和兩個騎兵旅,受限于裝備,乙等單位的作戰能力也略遜于甲等單位。
這便是合眾國目前擁有的陸軍力量,合計十三個師、十七個旅以及三十余個獨立的營級單位,合計兵力已經超過了二十八萬,即便只統計其中的作戰兵力,包括各類步兵、騎兵和炮兵,也有二十萬的規模,但當合眾國重新開啟大戰的時候,便是對滿清的全面戰爭,因此,這些兵力是絕對不夠的,所以,李明勛頒布的擴軍法案,而所謂的擴軍法案則是面向合眾國所有的海外行政區、殖民地,不同等級和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海外領地擁有不同數量的資源,也就要求不同的兵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擴建新建的陸軍力量,由統帥部給予部隊番號,但卻能以行政區命名,比如,新成立的澳洲行政長官區需要為合眾國打造一個精銳的混成旅,這個混成旅則被稱為澳洲旅。
擴軍法案規定,海外領地的作戰單位,其士兵由當地國民擔任,軍餉、衣服、作戰物資等一切資源所需要的資金由海外領地,在運達大本營之前,需要與士兵簽訂出征十年的合同,而陸軍只是負責在接納士兵后的那個月起,為士兵軍餉和生活、訓練物資。
顯然,顯然,各海外領地都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