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卑職考慮不周,甘愿領罰”馬凱峰聽完了高鋒的咆哮,當即說道,他雖然是北洋戰區參謀部出身,但卻在大本營多年,有一定的政治覺悟,他很清楚合眾國內部少數族裔與主體民族之間的關系。
因為合眾國國民和公民身份的獲得不僅需要稅款明細,更需要語言、文字和文化的考核,所以合眾國內部占據政治上層和經濟主體的民族必然是漢民族,但不可否認,合眾國脫胎于社團,社團在初創階段就吸收了大量的少數族裔,實際上,滿清一直攻訐合眾國的輿論炮彈中,就將合眾國定義為蠻夷,因為合眾國高層之中不僅有西蒙斯、多亞、李山這種西洋和馬來人種,就連李明勛、林誠、阿海、馬東來等一干開國元勛也都是海外華人。
實際上,不光是滿清,就連朱明內部的士紳文人也這般看待合眾國,在他們的嘴里,合眾國與滿清別無二致,都是韃虜蠻夷,區別只是一個是白山黑水出來的野人,一個是南洋海外誕生的異種,這種宣傳在華夷之辯盛行的明末是很非常有市場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高鋒為代表的元老院一直避免淪陷區百姓誤會合眾國。
相對于有些政治頭腦的馬凱峰,武行根本不當一回事,他咧咧嘴“這怎么了,不就是用了一些外族士兵嘛,若是不能用,為什么讓他們當兵,還讓他們來山東打仗,老高,你這大題小做吧。”
高鋒見武行那個樣子,氣不打不一處來,一拍桌子喝道“讓外族士兵打仗和讓他們做憲兵完全是兩碼事,用你的豬腦子想一想,你是能接受一個馬來士兵為中華民族解放犧牲,還是接受他監管控制你的生活,前者是事跡,是美談,后者帶來的只有民族的隔閡與矛盾”
不管眾人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合眾國現在和將來必然都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李明勛想要用文化和文明把這些民族捏合成一個中華民族,但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民族之間的矛盾與隔閡,特別是合眾國將要入主中原的今天,正如高鋒方才所言,一個異族士兵出現在東方大陸的戰場上,如果挺著胸膛,擎著刺刀面向滿清韃虜和封建余孽,這就是一個奉獻與犧牲的形象,如果雪亮的刺刀和堅韌的皮鞭面向老百姓,哪怕是作惡多端的地痞惡棍,也會被不懷好意者勾連上作威作福的字樣。
“好好好,你這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武行頗為不在乎的說道。
“你給我老實點,立正”高鋒見他還是吊兒郎當的模樣,命令道。
武行昂首挺胸,立正站好,他見高鋒如此堅持,如此認真,便明白了,或許這被他認為是細枝末節的小事真的很重要,武行回應道“長官,陸軍第二軍武行,聽從您的指揮。”
馬凱峰小心問道“閣下,大錯鑄成,不知當如何改進”
高鋒道“把這些海外援軍全部調遣到前線,武行,從你麾下的三個陸軍師里各地抽調一個營交由馬凱峰指揮,另外,馬凱峰,你立刻吩咐下去,告知本地的商賈、庶民地主和富農階層,無論是膠州的,還是山東其他地方的,山東軍管會很快就在山東開科,一應待遇和章程,與福建一樣。
另外,你也讓人準備一下,一個月內,大本營和福建、兩廣派遣的干部隊伍也就要到了,馮益輝也會在本個月內趕到,你要協助他,建立本地的秩序。”
馬凱峰點頭稱是,他知道,馮益輝是老資格了,當年便是登萊軍管會的主任,如今再戰山東,光復全魯,馮益輝順勢出任山東行政長官也是理所當然的。
商定完這件事,高鋒招招手,讓二人坐下,高鋒先問道“青州韃子大營那邊情況怎么樣”
“兵馬錢糧不斷增加,外省來的援軍倒是不多,但山東本地士紳派遣了不少民團鄉兵前來,這是要和咱們打到底了。”武行直接了當的說道。
正如滿清不太了解合眾國的軍事實力一樣,合眾國一直對滿清的軍事力量心存警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士紳所掌握的團練力量,這些人或許沒有八旗和精銳綠營的戰斗力和甲械精良,但卻都是本地人,上下一心,知根知底,而且數量眾多,或許團練在大兵團決戰中發揮不了多少正面作用,但可以為滿清遂行運輸、護衛等任務,還會破壞光復區的安定,打擊軍隊的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