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軍管會長官馮益輝道“閣下,按照統帥部的要求,今年之內,山東軍管會要組建三十六個新訓營,現如今已經完全組建了十四個,完成了完整的隊列、射擊訓練,可為主力部隊之后備補充,另有二十二個營,軍官和主要士官已經選配完畢,但沒有足夠的兵員,且嚴重缺乏武器準備。”
“為什么缺人”李明勛問道。
馮益輝道“因為戰爭的緣故,本地和大本營的商賈在膠州灣大規模的招聘人員,工人的工資很高,所以少有人愿意當兵。”
李明勛點點頭,這在他預料之中,但卻不曾想這么嚴重,不過缺人的問題只是暫時的,本地手工業的擴張只是一陣風,而隨著戰事的推進,光復區域越來越多,人力緊缺的問題就會解決。
“北洋戰區是如何計劃的”李明勛問道,戰事他已經完全交由了高鋒。
高鋒問道“閣下,是否還要等濟州的滯留部隊趕來”
“你是感覺兵力不足還是戰力不夠”李明勛問道。
高鋒搖搖頭“不,已經夠了。”
濟州的滯留軍隊中包括了大量的近衛部隊,高鋒本意是不想他們缺席這場戰役的,但李明勛既然說了,他就不會再糾結“兵力是足夠的,我們的計劃是,先派遣部分兵馬進攻青州大營,展示我們的部分實力,讓滿清的京城援軍快些到來,再進行決戰。”
李明勛思索片刻“不錯的計劃。”
這個計劃好就好在把戰場定格在青州,而不是距離膠州灣補給基地太遠的腹地,而部分展示實力的計劃也很不錯,如果全面進攻青州,不僅會讓戰場過度進入中原腹地,還可能迫使滿清把江南的岳樂重兵集團回調,那么就會導致整個戰略局面的大混亂。
軍事會議進行的很快,李明勛現在已經當起了甩手掌柜,軍事上一切交由高鋒處置,他樂得清閑,等他上戰場,還是要等到滿清皇帝南下之后,但在其他方面,還是需要李明勛做主的,畢竟山東必然是民族解放計劃中光復的第一個北方省份,這里一切的處置方式都會成為這個轟轟烈烈大解放運動的范本。
將領們離開了辦公室,馮益輝留了下來,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名單,說道“閣下,肅奸清算委員會與特別法庭希望先懲治一部分漢奸,并且把山東境內的漢奸和反動士紳梳理了一遍,這是其中一些人員,卑職希望您能審閱一下。”
名單有兩行,第一行是準備拿來殺雞儆猴的,都是登萊抓到的仕清官員和本地士紳,其中以官員較多,多是萊州、登州一帶的,士紳就比較少了,登萊是禁海的重災區,人本來就不多,而且還長期被合眾國實際控制,士紳早就被清剿干凈了,這名單上的,多是這些年新產生的,但這些卻尤為嚴重,因為很多是登萊軍管時代的合眾國百姓,后成為滿清的走狗。
而第二行就是梳理的山東境內的主要官員,這些人員就比較多了,能寫在上面的,都是李明勛眼熟的名字,畢竟當年李明勛親自指揮了山東御虜和登萊大撤退,還是朱明時代,李明勛的足跡橫跨山東,接觸過很多士紳和官員,這些人投效滿清之后,不少人又執掌地方,其中也不乏已經歸鄉辭官的,能被單獨摘出來,是因為這些人比較矛盾,他們與李明勛一起抗過清,卻也做過或者還在做滿清走狗。
馮益輝小心觀察著李明勛的表情,因為第一行第一個名字就是侯方域,剛直如馮益輝,也不得不考慮上意,但李明勛的眼睛掃過那個名字,沒有任何表情變化,馮益輝猶豫之際,李明勛提筆在名單上勾出一個名字,說道“給他一個機會吧,抓不住,就算了。”
接過名單一看,被勾住的名字在第二行中,馮益輝小心提醒道“這個侯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