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燦伸手扶了一把“將軍,新朝禮節,不必行如此大禮。”
滿達海更是不敢起身“奴才本是有罪之人,得殿下厚愛,才有棄暗投明之時,心中不勝感激,便是只為謝恩,也當跪接令旨才是,若是起身,兩股戰栗,更是失禮。”
袁凱文呵呵一笑,只得宣讀,令旨先是宣布滿達海反正有功,繼而介紹了滿達海在關外擁有的財產,其中良田七千畝,王府一座,商鋪十余間,而這些都會在赫圖阿拉周邊進行補償,令旨直接把赫圖阿拉的第二大建筑八旗衙門賜予滿達海為將軍府邸,另賜土地、商鋪、袍服等物件。
并且在吉林綏靖區成立四個旗,其中滿洲有左右兩旗,女真也有左右兩旗,其中把滿洲左旗編戶齊民由滿達海執掌,總計有旗民一千五百戶,分三個參領,十五個佐領,二十四個莊屯,這些職位也一應分封,此外另給包衣七千口,其中兩千口賜專賜滿達海。
滿達海的滿洲左旗的旗民主要來自遼東反正的關外八旗,滿漢蒙三族雜列,而另外賜予的包衣卻并非其原有的包衣,這些包衣原本就是關外八旗的旗民,其多有男丁參軍,在山東作戰,為罪人家屬,被發配為奴,選七千口,遣至滿洲左旗為奴。
而按照綏靖區的規矩,擁有一千五百戶的滿洲左旗應該抽調七百五十人作為藩兵,供吉林將軍差遣,其中五百人駐扎吉林綏靖區駐地吉林,而赫圖阿拉則另調吉林將軍麾下一千步騎駐防。
李德燦在赫圖阿拉主政期間已經接觸了綏靖區的部分女真和蒙古部落,但與新成立的滿洲左旗加在一起,人口也不過三萬多,而滿洲左旗就占了兩萬,但吉林綏靖區可不止這些人口,李德燦主政赫圖阿拉幾個月,已經解放了諸多包衣奴,這些人將會組成綏靖公署區直屬的領民,約有兩千戶。
滿達海聽袁凱文宣讀完,三拜九叩以謝恩,雖說只掌握丁口不到兩萬,其中旗民只有一千五百戶,卻是地地道道的實封領主,雖說所謂的滿洲旗中多有蒙人和漢人,但到底是受自己管轄的。
“將軍已過不惑之年,不知可還能上得戰陣”袁凱文扶起滿達海,問道。
滿達海說道“若為新朝效力,彌補此生過錯,奴才還能再戰二十載。”
袁凱文微微一笑“既如此,便請將軍在麾下旗民中點驗精兵一千,隨吉林將軍巴特效力吧。日后但凡有戰功,元首都會不吝賞賜的,領民、田畝還是包衣,總歸不會缺了將軍的。”
“愿為新朝效死”滿達海鄭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