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明晃晃的誅心言論,讓李君度清醒過來,岳樂也是臉色極為難看,連罵自己該死,如果眼前是李明勛也就罷了,但不是,這是他的兒子,而且還不是嫡子,這可不只是禮數逾制了。
“都起來吧,罪不與不罪的,也不是我能說了算的。”李君度倒是有一顆大心臟,絲毫不在乎的說道。
一群人稀稀拉拉的起來,有些還不情愿,李明勛指了指上吊繩、鴆酒、匕首等東西,說道“諸位都是朱明。”說到這里,他看了一眼方才抱著岳樂大腿哭的家伙“哦,對了,還可能是滿清的,諸位都是朱明或者滿清的忠臣,如今南京城破,山河破碎,你們也算是國破家亡了,有沒有愿意為大明或者滿清殉國的,請自便吧,我絕不阻攔。”
這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
“甲申國難,北京城中叛明降賊者不少,但也有諸多文臣、勛貴為大明殉難,闔家而死的也不在少數,江南崩潰的時候,弘光朝廷卻是一個個投降,表現的尤為不堪,此間又是崩亡之時,諸位若是愿意殉國的,便在奉先殿朱明皇室祖宗牌位前自己了斷吧。
對于忠臣義士,我合眾國是極為寬容的,爾等若是殉難,必保你家妻小平安。對于殉難的忠臣,我們合眾國是支持的,上吊給結繩,喝藥給遞瓶,你若是選擇跳樓、跳河,我們也可以讓士兵列隊,敲鑼打鼓的給你們送行,來吧。”李君度煞有其事的勸說道。
一干人等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們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孝節義,可到了跟前,卻是沒了這個勇氣,實際上,大家都明白,要是愿意為大明殉葬,十幾年前,江南淪陷,剃發易服的時候,這些人就殉難了,大浪淘沙,士紳文人之中,真正用忠孝之心的,早在十幾年前就死絕了,或者逃奔海外了。
大家連漢奸都當的理所當然,還在乎東番占領江南
“沒有人死嗎就沒有一個嗎”李君度高聲問道。
眾人低著頭,不敢說話,前排的人還看向錢謙益,錢謙益閉眼假寐,裝作不知。
李君度呵道“你們莫要看錢先生,錢先生是有這個心的,二十年前就有,只是那個時候水太涼了,這一次呢,水又太燙諸位,難道就沒有一個人嗎我可是準備好了人,誰人愿意殉國的,我這邊風光大葬,將來編列前朝史書,名字也能位列忠臣傳里。”
岳樂在一旁看著,心中冷笑“大清就是毀在這幫子無恥之徒手中的。”
對于這群沒有禮義廉恥的家伙,岳樂是打心里痛恨,葬送了大明,又害了大清,真是該死而且,岳樂很清楚李君度為何不顧體面的搞這么一出,從折辱錢謙益到羞辱這些官宦,他全都明白,合眾國要一舉滅到明清兩大王朝,滿清就不用說了,異族政權,算不得什么,可朱明可是三百年來之漢人正統呀。
雖說明清結盟給朱明扣上了漢奸政權的帽子,可這個帽子還戴的不實,眼前李君度搞這么一招,就是告訴世人百姓,所謂南京朝廷的本質是什么,這個朝廷的體制是有多腐朽,道德是有多敗壞。
“真的就沒有一個嗎”李君度最后問道。
依舊是啞口無言的一群人,低著頭,躲避著李君度的眼神,李君度道“朱明無道,天子失德,大抵如是呀,機會給你們了,既然沒有那就算了。”
在一旁看了一陣笑話的岳樂卻是湊聲說道“殿下,這繩子也綁了,鴆酒也溫了,就連那匕首也是磨的光亮,一個沒有,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李君度笑問“那依你之見,如何”
岳樂抱拳說道“小人以為,不如選幾個人出來,為大明朝廷殉葬,將來史書上也能好看一些,全了大明三百年正統江山的顏面。”
“岳樂殿下說的極是,既然如此,你們便推舉十個人出來吧。”李君度說道。
一干官員都是不說話,李君度向前一步,看了看站在第一排的,問道“幾位這么靠前,那是有殉難之心了,不然何故站在首位”
那幾個人嚇了一跳,忙鉆到后面,而后排的聽的真切,生怕自己成為第一排,也是往后跑,幾百個人擠作一團,互相推搡。
“王大人,您去吧,還都南京后,一直致仕的您不是在朝廷上批判我等不忠不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