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見阿布奈要求饒,連忙擺手“算了,讓他們下去吧,別提這些腌臜事了,出兵在外,軍機為先,曹禺歸化城為何還未投降”
曹禺抱拳說道“那夜,歸化城外清廷崩潰,不少蒙古貴酋逃往歸化城護駕,城池太小,進去的不過是些兵馬,牛羊和百姓則滯留在外,末將以為其已經是末路窮途,縱有兵馬上萬,也難成大事,因此圍而不打,只等其糧草斷絕,自行開城投降。”
李明勛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曹禺又說“那群叛逆來派來了個銀佛寺的喇嘛談判,末將不敢擅專,人已經扣下。”
“既然如此,我便見一見那喇嘛。”李明勛站起身,又說道“諸位都是有功之臣,對我的意思也明了,我已經派人宣慰群蠻,招撫各部,漠南漠北,天山南北、青海藏地都會收到新朝詔令,爾等若有機緣,也可聯絡各方,以證新朝之德。
歸化城旬月便可以告破,屆時左翼蒙古各部貴人也會抵達,會盟于此。”
“謹遵陛下之命。”阿布奈帶著一群貴酋退下了。
“今日阿布奈搞這么一出,可不是為了報仇心切吧。”李明勛隨口問道。
許漢風見曹禺不欲回答,說道“卑職認為他在試探,若您同意他這些過分的要求,這些貴酋便會仗著功勞,要求取消盟旗制度,恢復林丹汗時期絕對的領主權,處于半獨立狀態,就像現在的漠北、藏地和西域一般。”
“癡心妄想。”李明勛隨口說道。
曹禺見李明勛真的要去見那些喇嘛,說道“其實城里的貴酋要求很簡單,只要您把城外的各部牧民如數歸還他們,他們就會投降,末將不愿意答應他們,漠南這一戰,咱們又能多三四百個佐領,若是都歸還了,直轄的佐領連一百個都剩不下。”
曹禺對喇嘛并不感冒,隨意安置那位喇嘛的時候,只是隨意找了一處帳篷,而那位喇嘛也沒有抱怨,更沒有與周圍人說話,只是營內的蒙古士兵和牧民自愿為其清理了帳篷周圍雜草,堆了鮮花,也懇求廚子送上可口的飯食,下了值的蒙古兵還會遠遠在在帳篷周圍巡邏,以免無關人等驚擾了這位上師。
這一切都被李明勛看在眼里,他早已知曉蒙古人對喇嘛的崇高態度,倒是不覺得有什么不妥,見帳篷里很是昏暗,地方窄小,李明勛掀開簾子“上師,可否出來敘話。”
“貧僧切倫,謹遵陛下旨意。”切倫走了出來,對李明勛施禮之后,坐在了侍從官們擺下的牛皮墊子上,周圍花香彌漫,四周寂靜無聲,沒有人敢打擾他們,或許也無人愿意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