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噶爾丹終于抵達了目的地呼瑪爾城,這是帝國最北的城市,依靠淘金發展起來,也是社團時代警備俄羅斯人南下和滿洲人東進的前沿堡壘,但是隨著帝國的擴張,這座城市的軍事意義越來越低,政治與經濟的分量越來越重要。
淘金仍然是呼瑪爾城的主要產業,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二十多年來,這里興起了造船、冶煉、紡織、皮革等諸多產業,儼然已經成為帝國向西伯利亞地區擴張的重要基地,也是聯絡內外的中轉站,這里每年向南輸送海量的黃金、皮革、皮毛和藥材,然后吃掉周邊的硬木、羊毛、礦石,吐出鐵具、呢絨和手工藝制品,擁有超過三萬城市人口的呼瑪爾已經是這片土地上不可超越的核心城市。
對于生于天山腳下,長在藏地寺廟,深受佛法熏陶的噶爾丹來說,呼瑪爾的所有東西都讓他感覺新奇,這里有熱鬧繁華的商業街道,尖塔高聳的高大建筑為了讓雪迅速滑落,呼瑪爾的建筑頂部很高很陡,還有人來人往的各式工坊,但噶爾丹首先要做的還是獲得一個身份,不然他就寸步難行。
“姓名。”
“綽羅斯察琿。”噶爾丹說出了自己的掩護身份。
記錄的書記官皺眉抬起頭來,說道“字數太多了,新國民的名字是兩到三個字,你想好了,叫綽羅斯還是叫察琿。”
噶爾丹不解,看向了陪在一旁的管事,管事點點頭,示意不是為難他,噶爾丹說道“那就察琿吧。”
書記官點點頭,在表格上寫上姓察名琿,看的噶爾丹臉上有些不悅卻又無可奈何,呼瑪爾是一個邊疆重鎮,每年都有大量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的異族來投靠,數量成百上千,而他們的登記姓名就只有兩三個字,而且在書寫的時候,都會盡量趨向于漢族名字,比如噶爾丹,如今就姓了察,如果噶爾丹自報真名的話,噶爾丹這三個字是無法登記的,因為在書記官那里,漢人里就沒有姓噶的,非得把他的噶爾丹改成葛爾丹不可,若是噶爾丹不認字,說不定給他登記城葛二蛋呢。
實際有噶姓,但是一個很小的姓氏,只有千余人姓這個。
不光是在呼瑪爾,帝國所有的邊疆和海外行政區在接受新移民登記的時候,都會給起一個漢化的名字,無論對方是什么宗教信仰是什么民族,別說小小的歸附移民,帝國的元老勛貴又如何,開國元老西蒙斯,在戶籍上不也姓西么。
“年齡。”
“二十歲。”
“家里有幾個人”
“就我一個人。”噶爾丹早有準備,回答的毫不猶豫。
聽到只有一個人,書記官放下筆,問“你的家人呢”
噶爾丹說道“都死了,或者找不到了。”
書記官道“你不會是滿清韃子派來的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