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遜不得不同意這個建議,他雖然已經不怕獻出生命,但不怕死的人并不代表會找死,最好的結局不是活著然后立下大功嗎
但是吐爾遜并沒有住在伯克府,他在司馬依伯克嘴里知道圣裔騙人了,這對他的世界觀沖擊很大,既然圣裔為了自己能騙人,那么司馬依伯克也會這么做,吐爾遜可不敢相信這個家伙,他選擇和司馬依定了一個五的約定,然后利用自己的商業關系游走在周邊的方教寺、茶館和客棧,盡可能的打聽消息。
吐爾遜和司馬依伯克最后得到的消息差不多,葉爾羌城又亂了,阿帕克遇到了大問題,準噶爾似乎態度有所松動,不再聽阿帕磕調遣,而許多領主回了自己的城市和鎮甸,不再支持阿帕克,這些消息匯總起來明,司馬依的阿克蘇目前是安全的,那么他又可以和帝國商討東西夾擊巴拜的計劃了。
只不過這一次司馬依伯克成了驚弓之鳥,巴不得吐爾遜回去就立刻出兵。
“八月,我希望八月之前聽到帝國大軍進入哈密境內的消息,那時候我就立刻率兵西進”司馬依道。
但這件事可不是司馬依能決定的,吐爾遜按照來之前衛云鳳交代的,“十月,十月之前抵達。”
“太晚了那時候秋收結束,有了糧食的巴拜更有力量。”
“就是要在秋收結束后伯克,你要知道,朝軍隊的補給線是從蘭州開始的,距離哈密超過千里,如果八月動手,巴拜肯定會把哈密和吐魯番未成熟的糧食燒掉、毀掉,堅壁清野,收縮回城市,那樣的話,您的阿克蘇、拜城、庫車能所有軍隊需要的補給嗎,能養活那些失去糧食的百姓嗎”吐爾遜直接問道。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到時候阿帕克和卓可不會坐視丟掉巴拜這個盟友,一定會出兵向東,而帶走兵馬的阿克蘇地區在誰手里還不知道呢,更不要作為大軍補給了,要知道,巴拜受司馬依伯克和帝國的夾擊,他司馬依伯克難道不是也在巴拜和阿帕磕夾擊之下嗎
而西域的秋收在九月,帝隊十月前抵達,吐魯番和哈密的秋收結束,抵達之后就可以就地征糧,如果巴拜搞堅壁清野那一套,就要從百姓手里搶糧食,顯然那會激發民怨而秋收結束,農民就清閑了,也更容易接受徭役,同樣是征徭役,秋收之后和正在秋收可是兩種狀態,為了不讓糧食爛地里,農夫會拼命的。
司馬依不得已只能同意,最后他把兩封信和一盤子金銀放在了吐爾遜的面前,吐爾遜不解他為何這么做,司馬依道拿起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吐爾遜,我真正的朋友,我懇求你到了蘭州,找機會吧這封信私下交由誠王殿下,請一定答應我。”
吐爾遜不解“誠王”
“您沒有見到他嗎,他才是負責西征的人啊,他應該在六月中旬就抵達蘭州了。”司馬依不解。
吐爾遜想起了在甜水井遇到的那個少年,與自己在浴室里談地的俊美少年,在黃河渡口分手的時候,他似乎過,我要在六月十五之前抵達蘭州,難道他就是誠王殿下
吐爾遜差點要給自己兩巴掌了,見司馬依追問,他只能撒了半個謊“是不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衛大人交代我軍機的時候,他在一旁,我以為那只是衛大饒侄子,我真是該死,竟然未曾識得潢貴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