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吐爾遜家族的孩子去做掌教不也是帝國宗教局愿意看到的嗎,商饒孩子更理解宗教的本質,宗教、商業和權力,吐爾遜家族都有參與,就與帝國融入了一體,既得利益者只會保護和順從帝國,而不是利用宗教去反對帝國。
八月底,蘭州城外。
吐爾遜帶領一支駝隊在這里等待著,這是他為戰爭準備的一切,用光了一切關系和資源,有七十頭駱駝,十二個向導和翻譯,另外還有掘井的匠人、醫生以及需要的工具,如果不是實在買不到,吐爾遜肯定會再買一些駱駝。
清爽的晨風中,林君弘終于趕到了,他只帶了二十多個護衛,再無旁人,吐爾遜看著遠處,沒有發現軍隊的痕跡,問道“殿下,您的軍隊呢”
林君弘笑了“我的軍隊如果在這里出發,你巴拜伯克會在多長時間內知道,十五還是一個月”
吐爾遜不敢再問,再問就涉及軍事機密了,他親手牽來一頭洗刷干凈的駱駝,駝轎裝飾的很漂亮“殿下,這是為您準備的。”
林君弘知道駱駝的味道很差,但那又怎么樣呢,現在他可以騎馬,進入大漠還不是一樣騎駱駝,就算不騎,周邊都是駱駝,味道一樣很差。
爬上了駱駝,在吐爾遜的陪同下,這支規模的隊伍向西北前校
實際上,西征的大軍已經提前出發了,西征的大軍包括一個加強旅,再有就是來自云癥西寧綏靖區的藩兵,其中加強旅是由甘肅一個步兵旅增加了一個千人規模的騎兵團和兩個野戰炮連及一些工匠,這個旅的規模比混成旅要少,但也有五千人左右,已經提前利用換防的機會前往了嘉峪關駐守,只要林君弘抵達就可即可出發。
而云中綏靖區的藩兵已經在八月中旬就從西套出發了,一共三千名騎兵,卻騎襯是綏靖區調遣的駱駝,他們從西套出發后,穿越阿拉善的沙漠,沿著邊墻之外,前往嘉峪關匯合,到了嘉峪關再獲得戰馬,而這些就是西征大軍的第一批軍隊。
這八千軍隊,馬步各半,且擁有四千頭駱駝,先行出征,而第二批軍隊也是兩部分,由衛云鳳率領,有一個步兵團從蘭州出發,在山丹一帶與西寧綏靖區的騎兵匯合,西寧綏靖區是帝國最的綏靖區,只有十五個扎薩克,大部分還是生產旗佐,只有五個旗可以出騎兵,因為還要防備和碩特汗國威脅,因此五丁抽一,有兩千五百騎兵,這支騎兵會從西寧出發,穿越祁連山的扁都口,抵達山丹的大草灘,等待蘭州來兵,然后護送第二批步兵和補給前往哈密,這支軍隊只有兩千頭駱駝,但卻有八百輛輜重車,預計將會比先期部隊晚二十左右抵達。
而第三批則是遷往哈密占地盤的農牧旗佐,多數來自云中綏靖區,會在九月從歸化城一帶出發,沿著黃河到蘭州后進入河西走廊,安置在水草豐美的大草灘,如果西征成功,他們會在帝國五年前往哈密和吐魯番。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