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以追溯到前明關西七衛哈密衛的時代,只不過又經歷了吐魯番汗國、葉爾羌汗國,幾次改建、重修,成了這個模樣,無論是哪個朝代,城池都沒有遭遇過強力的火器,所以在防備火器上尤為不足。
到了十月底,天氣已經很寒冷,吐爾遜來到了哈密城,這段時間他是帝國大軍的軍需官和使者,每個被阿都拉接管的村鎮他都會前去,招募壯丁、采購糧食、飼草,等到他抵達陣前的時候,大軍已經圍困哈密有半個月了,吐爾遜有些心慌
,因為他明明看到帝國大軍帶了不下十五門火炮,為什么還沒有攻下哈密城
可到了哈密他才看到,那些野戰炮與部分步兵被布置在哈密城的南北兩個城門,這兩個方向各自立下了一個寨子,步兵的燧發槍和火炮的重火力封鎖出城的路線,而林君弘的大營則在哈密城東立下。
“吐爾遜先生,您真是一個好運的人,進攻馬上開始了,您來的真是及時。”林君弘熱情的招待了自己的朋友,帶著他參觀了大營里攻城的主要火力攻城炮臺。
炮臺立在城東四百米外的一處土臺上,土臺頂部平整好搭設了棚子,遠看就是煙霧繚繞像極了鐵匠鋪,而土臺下則是壕溝、胸墻,兩翼是枕戈待旦的騎兵,登上土臺,吐爾遜大吃一驚,那里已經擺開了六門火炮,但這些長的像是水缸,炮口向天,炮彈比自己用的洗腳盆還大的火炮肯定不是從嘉峪關運送來的。
實際上這是蘭州槍炮局的鑄炮大匠利用本地的銅鐵鑄造出來的十二英寸攻城臼炮,只不過因為用料實在太粗糙,為了保證不炸膛,只能把炮管壁鑄的更厚,重量更是超過四噸,這玩意肯定是無法移動了,實際上也沒有想過移動,只要能把眼前的城墻炸塌,它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沉重的實心炮彈從臼炮之中發射上天,炮彈可以飛到二百多米高,然后利用重力狠狠的敲擊原本就不厚重的城墻,六門火炮接連發射,每當有炮彈落下的時候,宗室激起塵土,形成一團煙霧,等到實心炮彈打的城墻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時候,再換上榴彈,城墻就很難支撐住了。
“諸位,請舉杯,慶祝一下這個美妙的時刻。”歡樂的氣氛在城內伯克府中蔓延,巴拜和他的異密屬下以及各類宗教官員聚在餐廳的長條桌周邊,此刻,沒有人說酒禁之法,他們現在需要的就是一杯慶祝的水酒。
因為城外帶來了太多的好消息,一個口信和兩份含金量十足的密信。
正如巴拜所預料的那樣,漠北、西域的任何一方勢力,哪怕是曾經覬覦巴拜的領地,哪怕曾經與巴拜為敵,此刻都選擇的支持他,因為任何一方都無法接受帝國這樣一個強橫的對手介入到西域之中。
最積極的就是葉爾羌城的阿帕克和卓,特別是他知道帝國已經選擇了阿都拉和卓的黑山派之后,立刻不顧一切的調遣全部主力東進,已經占領了距離阿克蘇不遠的烏什,逼近了司馬依伯克的阿克蘇城,據說司馬依的家人已經東逃進了察力失。
而收到巴拜消息的清廷也已經動員了在扎薩克圖
汗故地駐牧的騎兵,號稱發兵兩萬在雪落下之前趕到支援,而準噶爾部的僧格頂著帝國藩屬的名頭,不便與帝國為敵,但也做出了承諾,他捎來的口信保證,第一不會借著這場戰爭侵吞巴拜的領地,讓他放心迎敵。第二,會增兵喀什噶爾和葉爾羌,幫著阿帕克和卓彈壓地方,讓他也放心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