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開齋節后,在葉爾羌汗國的各地都有一個共同的節目,領主們派遣到各地的伯克會到當地最大的天方教寺里禮拜,而儀式結束后,當地的和卓或者阿渾們會聯合起來,把伯克帶到一處房間,一樁樁一件件的論述這位伯克在過去一年的功過是非,最后給出一個是否賢能的答案,如果是,伯克可以昂首走出寺廟,如果不是,那么這位伯克就會被押解出寺廟,被圍在寺廟外面的教民們集體處決,每年的節日之后,吐爾遜總會喝著小酒看著節目,聽著各地來的傳聞,而每年總會有一兩個他痛恨的伯克被誅殺,而現在,吐爾遜沒了這個興致,因為他已經是一位伯克了,他可不想在開齋節后走進寺廟,被阿渾審判。
“對,絕對不能施行扎薩克制度,這很不利。”吐爾遜再無心思喝酒,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接著他就在房間里反復踱步,因為在剛結束的會議上,來自帝國陸軍的將領們根本不在乎這里未來是什么制度,而聲音最大的就是那些歸附領主,他們是支持扎薩
克制度的,吐爾遜反復想了許久,找不出答案來,只能求教“里什特先生,您有什么辦法能避免哈密和吐魯番全面的扎薩克”
“我也沒有辦法避免,但是我做吐魯番總督的那些年里,最討厭的屬下是那種跳腳反對我辦法的人,而最喜歡的屬下是,他雖然反對我的計劃,卻可以提出一個更好的計劃。從這一點看,我建議您不要輕易去反對全面扎薩克,除非您能提出一個更好的制度。”里什特提醒道。
吐爾遜詫異
“我”
吐爾遜很有自知之明,作為一個商人他與統治階級打交道很多,但對統治階級內部的事情他可一無所知,但他知道,里什特知曉其中的一切,問“里什特先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如果您能在這件事上幫助我,我發誓,我會傾盡一切保住您的性命,并為您的家人謀一條好的出路。”
里什特笑了笑“多謝您的慷慨,伯克大人。其實我也拿不住好的制度來,但我卻知道什么樣的制度對帝國統治這片土地是有利的。”
“請詳細說說。”吐爾遜請教問道。
里什特道“這其中有幾個原則,其一就是政教分離,相信這一點你我都深有體會,你來往帝國與西域多年,知曉帝國對宗教的限制,而我呢,這些年做吐魯番總督,最頭疼的就是怎么樣對付那些貪婪而又狡詐的阿渾
其二就是改土歸流但又半土半流。”
吐爾遜給里什特倒了一杯水,問“改土歸流我知道,就是避免官員世襲,而采用簡放流官的做法,這半土半流是何意”
里什特道“您不就是半土半流的典型代表嗎,您的哈密伯克職位無法傳之于子孫,但您又非帝國官員出身,而是葉爾羌汗國之人,畏兀兒人。半土半流就是任用本地人統轄本地人,試想,若殿下把大大小小的伯克都讓漢人來做,他們語言不同,習俗不明,又遠道而來,肯定是適得其反的。
顯然,為了關西綏靖將軍公署會有大量來自帝國的將領,但是在為帝國統治關西各城鎮的基層官員必然是本地人,這就是半土半流。”
吐爾遜聽到這里,手忙腳亂起來,他找來紙筆,記錄下里什特所說的話,現在他已經完全信任了里什特,這個擔任葉爾羌汗國吐魯番總督多年的俘虜,可以把本地的民俗民情與帝國要求原則結合在一起,達到因俗而治的目的,顯然,這種妥協而來的政治制度是最容易被雙方所接受的。
忙了一整個夜晚,吐爾遜寫就了一份報告,第二天一早就前往了林君弘的駐地,而由吐爾遜設計的制度最終被命名為伯克制度,只不過這份制度經過了西征軍參謀部、理藩院的整理、修改和進化后送達了皇帝御前,得以被最終批準。